訂閱作者的最新文章 張欣民
張欣民 張欣民,在房地產業界人稱他為不動產智庫,媒體稱他為「研展天王」,他從房地產記者到研展及教育訓練,到不動產資產管理,資歷完整,各大媒體經常報導他對房地產相關看法,同時也是諸多電視節目爭相邀訪的房產名嘴。
人氣 43413

實價登錄該不該有蓋牌機制呢?

相關關鍵字

#實價登錄 #成交 #價格 #蓋牌 #公開透明 #多空觀點
文/張欣民
 
實價登錄上路以來,一直有民眾反映,自己或是朋友買的房子,怎麼都查不到實價成交資料,莫非是被誰給「做掉」了!後來才知道,這是政府對於異常成交資訊所定的蓋牌機制,因此實價登錄該不該蓋牌,也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我國實施實價登錄已滿10年,實價登錄2.0上路也已經1年多,也就是說不管是中古屋或是預售屋在成交一段時間後,照理說應該在官方的實價登錄平台上都可以查詢得到。但是有民眾卻發現,自己買的房子,或是親朋好友賣的房子,怎麼一直查不到實價成交資料,莫非是被誰給「做掉」了!因此開始懷疑業者故意隱藏,甚或是懷疑起政府公開透明的不動產實價登錄機制。
 

 

實價登錄該不該有蓋牌機制呢?(示意圖/新竹市地政處提供)
實價登錄2.0連「仲介費、裝潢費」都要申報?地政處回應了。圖/新竹市地政處提供

 

 
有成交卻查不到實價成交資料
 
大家都知道,實價登錄的初衷,就是要讓過去隱晦不明的不動產成交資訊,可以更即時、更透明的揭露在大家面前,讓民眾在買賣房子的時候有個客觀的公開資訊可供參考,只是不動產有成交,卻是怎麼查,就是查不到該筆成交行情,難免就會啟人疑竇。
 
原來是政府在推行實價登錄制度的時候,就擔心水可載舟,水亦可覆舟的現象產生,擔心有心人士或是不肖業者,藉著實價登錄的機制來操弄市場行情,影響到一般民眾對於行情的判斷,進而讓民眾權益受到損害。所以一開始對於特殊的成交行情或數目超級少的案例,就暫時性的不給予揭露,這就是市場所謂的蓋牌。
 
市場上確實有特殊案例
 
市場上最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信義區內「陶朱隱園」的案例,2019年7月,根據謄本登記顯示,公司地址位在威京集團總部的承耀公司,買下該案7樓一戶,擔保債權總額約13.2億。市場上以貸款成數五至六成推估總價,成交總價約18億~22億,也就是說每坪單價至少600萬元以上,但是迄今實價登錄上面都查不到該成交行情。
 
筆者曾就此個案詢問官方,得到的答案是,業者確實有申報成交資訊,但因價格偏高又是單一成交紀錄,所以不予於揭露,大家才會因好奇想查卻都查不到。後來位在南港的「世界明珠」建案剛開始也有類似的情形,但因成交戶數達上百筆,官方也就公開揭露這些「似乎是」偏高的成交價格。
 
對於蓋牌有仁智之見
 
對於官方此一蓋牌機制,市場上確實也有仁智之見,有人主張有成交就該揭露,才符合資訊透明化的意義,不管是過高或是過低都該真實揭露,否則政府立法要業者誠實申報成交價格,自己卻不誠實揭露,不是自相矛盾嗎?但也有一派主張官方該有蓋牌機制,免得讓想藉此操控行情的投資客或業者詭計得逞。
 
兩派的主張似乎都言之成理,筆者倒是認為,若是要全都露的話,對於少數異常成交物件,有必要加註或是加警語,並對刻意造假或是創高價者加重處罰,並公告周知。如此才能促使業者自律,當然蓋牌機制也就沒有必要了!
 

好房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