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文龍
現代人長壽,台灣老人愈來愈多,在少子化的衝擊下,老人占台灣人口的比例逐漸攀升。台灣更厲害的是,20多年來政治惡鬥,政客自私自利,以撈錢為能事,台灣經濟原地踏步,年輕人薪資倒退,甚至比20年前還差!蔣經國時代,政治安定,民風純樸,青山綠水,上下講倫理,GDP兩位數字成長,「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20年幾年來,歷任的領導人讓人民感到失望與厭惡!在這樣的氛圍下,台灣這幾年竟然成了全世界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國家,政黨惡鬥非常不團結,到處噴口水、講大話,「口水治國」、「口號治國」!年輕人連小孩都不敢生了,養不起!也不太敢結婚了!普遍晚婚了!
今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約350萬人,但六年後台灣的老年人口將達20%,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工作人口降到1,500萬人;2036年老年人口比率將達30%,即600萬人,工作人口將急速降到1,200萬人,因此到2065年台灣的總人口將比2018年減少624萬人,減幅達26.4%,其中15歲以下幼年人口減少146萬人,壯年人口將少849萬人,65歲以上人口將增加372萬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達7%時,即稱為「高齡化社會」(aging society),達14%時稱為「(已)高齡社會」(aged society),而超過20%時稱為「超高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三代同堂比率愈來愈少,年輕夫妻組小家庭自己住,65歲以上長者大部分會獨居或雙居,比率已占人口數的30%,六年後更可能拉高到50%!因此銀髮住宅將是未來最大的熱門市場!
銀髮住宅、銀髮產業將成為大熱門(圖/好房網News資料照)
台灣的未來滿街都是老人啊!「老人小國」啊!然而老人經濟購買力最佳,因此銀髮產業已是台灣愈來愈熱門的商機,銀髮住宅方興未艾,將是未來最熱門的市場。建築業,代銷業、房仲業當提早研究與重視這個趨勢!
目前以房養老的件數也是愈趨熱門。銀髮產業將為台灣創造3.6兆元的新商機!台灣地區高齡人口可能有的需求如下,供大眾參考。
(一)飲食服務業
例如針對「社區共餐」、「長照送餐」及「喘息午茶」設計兼具營養美味、當季在地食材的料理,積極改善老年人的飲食。
(二)家事服務、電話關懷服務
服務內容包括生活支援、健康照護、多元休閒、生活安全等,故需提供生活、就診、運動等陪伴服務、生活照顧、個人衛生協助、家事服務等到府居家服務。
(三)老年健康產業
照護服務業目前以中小型的民營企業為主體,除健康照護服務本業外,近年也透過與異業合作或以企業集團自行發展的方式加入服務,服務對象除高齡者外,尚包括對健康管理或慢性病管理有所需求者等。
(四)銀髮育樂業
根據調查,英美高齡人口對育樂以及學習支出增加最快,因為高齡人口需要從事育樂活動,例如健身,登山,打高爾夫球等,以保持身心的健康。
(五)長青旅遊
老年人時常從事高消費額的休閒,因為老年人的財富較為雄厚,而且有閒,常常到世界各地旅行。例如全國各地旅遊的老年人的進香團,公園運動或假日爬山的老年人。
(六)社會參與事業
有能力的老人可擔當志工繼續貢獻社會,若干老年人參與志工活動,體驗義工的樂趣,從人助到助人的過程,開創生存在價值。
(七)長青教育與學習
高齡者接受教育或訓練的主要目的在於鍛鍊身心健康,延緩老化,節省國家醫療資源,愉悅地過晚年生活。因此在各大學辦理高齡者學習方案,為鼓勵高齡者快樂參與學習忘記年齡,取名樂齡。
(八)養老設施與居住業
國際養生照護產業可分為以下三種型態:(1)歐洲為社會福利為主要的照護制度,(2)美國為資本社會由個人保險負擔費用為主的照護制度,(3)日本由社會福利與個人保險共同負擔。
(九)醫療輔具與設施業
老年人即使沒有重大疾病纏身,部分身體機能依然逐漸退化,例如體力、聽力、協調性、平衡感等等,直接或間接影響到長者的生活品質與獨立自主的能力,為維持長者的生活品質,適時利用輔具讓長者的生活更方便,也能減少家人的擔憂與潛藏的風險。
(十)長青理財信託業
儲蓄就是「保命錢」(棺材本),理財的目的需要保本,並有穩定收益,故只能採取風險規避者的立場,沒有新財源,未來的生活費用堪憂,因此在任何證券交易大廳都可看到銀髮族所佔比例甚高,保險也是一種避險的方法。
(十一)抗老產業
任何人都希望「青春永駐」,於是「抗老產業」(Anti Aging Industry)應運而生,因此「抗老產業」,包括整容、防皺、保養等行業皆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