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r.Selena
之前財經雜誌曾報導知名作家王文華早在2003年就開始買ETF(指數股票型基金),打算抱個30年,當做退休老本。ETF投資方式簡單,幾乎適合每一種投資人,不管是對大盤趨勢判斷有心得、沒時間研究個股、投資金額有限,或是擔心風險過度集中的小額投資人,甚至是作策略交易、資產配置的專業投資人,都很適合。根據美國統計資料顯示,如果投資人長期持續投資ETF達20年,勝率高達97%,年化報酬率落在5%至7%間。看似平實的笨方法, 但卻是很適合小資投資族的懶人理財術。
近來台灣投資人愈來愈瘋ETF, 一方面因為台股上了萬點以上投資操作難度升高,許多投資人為選股傷透腦筋,ETF因為透明度高、風險分散、成本低且買賣方便,被冠上「懶人最佳投資工具」的稱號,逐漸獲投資人青睞 , 目前很多券商都提供ETF定期定額業務,3000元起即可投資,適合資金有限的小資族。
四秘訣教你第一次買ETF年年賺10% (好房資料中心)
Dr.Selena有個朋友Melody, Melody自己有一套聰明的理財法, 自2010年起,因為手中存有一筆錢,所以開始投資,Melody的策略是將這筆錢分拆為二十四份,每月固定時間進場買同一檔股票,但只要賺10%就停利,停利後再按照資金總規模,分拆為二十四份繼續投入。以此循環,結果至今這筆錢多出了五成。
這十年來,儘管市場來來去去,但Melody心裡很篤定,不曾因為沒抓到飆股而懊惱,更不曾為了跳水股而心慌,更棒的是,她的存款幾乎一暝大一吋!
原來,Melody買的標的是(0056)。有什麼穩健的投資標的的風險像銀行定存一樣低,但可預期的報酬率又比銀行定存高?那就是「元大高股息基金」(0056)。它是ETF,由30家近幾年穩定配息的好公司所組合的基金,但買賣方法和投資股票完全一樣。先來看它的風險,這30家公司當然有可能出現幾家倒閉的情形,但「同一天」同時倒閉的可能性,真的機率非常低,屆時真的發生,所有台幣投資一定也都損失慘重, 所以可以說只要台灣健在,0056就會屹立不搖的幫投資人賺錢!
但提醒讀者跟投資股票或共同基金一樣,投資ETF也要有資金控管的準備,也就是雖然投資戰線可以拉長,但是搭配適時的獲利入袋或者持股調整,更能擴大長期投資的續航力,以下為四種ETF投資的不敗新法:
秘訣一:購買ETF前認真研究做功課
做任何投資前一定要先做好功課,要知道這世界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 我們這輩子要學習的是理財投資而不是理財投機, 雖說ETF謂為「懶人投資術」,但投資ETF前,仍必須先蒐集好足夠的資料,研究好大盤走勢、產業相關趨勢,以抓緊投資時機,賺取最大利潤。投資ETF前,須先檢視基金公司收取費用高低及追蹤指數功力,以免陷入指數一直漲,但手中持有的ETF卻牛步不前的困境。
秘訣二:以最具代表性的指數、大型股為主
台灣現在有發行的ETF超過百檔,且一半以上的ETF平均的日成交量有在千萬元以上,從ETF與股票基金的特色來看,ETF以追蹤指數為主,可能每3個月當中的成分股會做調整,但基本上變動的幅度不會太大,買賣上相當安全。台灣ETF家族中,最著名的就是元大「台灣50」(代號0050),以目前台灣最受歡迎的台灣50 ETF為例,將台灣前50大公司股票集合在一起,基本上,買「台灣50」就不會偏離加權指數太遠,且發行ETF的投信公司每季都會檢視一次持股,凡是體質不佳的公司會被踢出成分股,自動汰弱留強,因此投資人不用擔心買到下市的公司。
秘訣三:分散風險, 分批買進分批賣出
任何的投資一定賺錢的不敗原理就是分散風險, 所以買ETF跟共同基金定期定額投資方法一樣,更買ETF也可以分批買進來分攤成本,知名的ETF投資專家建議,像現在全球市場波動很巨大,小資族及新手投資者不妨自己設定時間,例如每個月同一時間就進場買進。真正厲害的投資專長通常會有高額的報酬率重要的是要看長期績效,長期而言,指數會隨著經濟成長回升,但個股就不一定了,因此投資ETF須克服人性貪與怕的弱點,不用擔心指數短暫的下挫,應重視長期趨勢。
秘訣四:不要太貪心, 依照平均報酬率設停利點
大家也可以依照各市場過去的平均報酬率來設定未來的停利標準,不過,如果是做長期投資的準備,最好已經連續投資3年以上才開始做停利這件事,獲利累積的效果會比較顯著。例如,新興市場每年合理的報酬率約在10~12%,持有3年的ETF約要有30~36%的報酬率,如果達到了這個標準,就可以先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