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老宅「高價賣」竟搶著要!專家勸:買「這款房」才真的抗跌

2023/04/08 16:55
好房網News記者戴鈺純/綜合報導
 
全台陷入高房價的窘境,礙於預算考量,迫使民眾只能買價格相對低廉的老宅,且因高房價的壓力,不斷壓縮民眾購買力,以至於購屋平均屋齡越來越高!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統計,2022年Q3全國住宅平均買賣屋齡,已高達26.91年,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2年,創下統計以來最老紀錄!且又以台北市31.39年最老;不僅如此,台北市的老宅不僅老還貴!日前在臉書上也掀起熱議,不少網友抱怨「40年以上的老宅都高價賣,竟還真的有人會買單」!
 
一名網友在《買房知識家A你的Q》透露,最近有觀察到北市屋齡超過40年以上的老宅出現"高價賣"的情況,難道台北市真的有那麼多剛需自住的購買者嗎?文章曝光後,掀起網友共鳴,「雙北市有一個無法抹滅的優勢,最好的醫療資源都在這,台灣只有六成的護理人員就業,也就表示資源只會越來越集中,越來越分配不均,所以就成了老年人居住首選」、「北市七成是三十年房子,所以是主流產品,貴的是門牌」、「因為買不起新屋,而工作或者生活必須在那裡,老屋雖然老,但結構若不是有很大問題,在使用空間、土地持分大,評估過可下手就還是有人買,畢竟目前天龍國醫療及工作機會、交通都比其他地方好」。
高房價壓力不斷壓縮民眾購買力,以至於購屋平均屋齡越來越高!示意圖/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攝
也有內行人分析,「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台北市的開發較早,台北市屋齡30年以上的老舊建築高達60多萬戶,占全體建物約六成以上,所以與其說是自住買盤花高價購置舊宅,不如說是台北市的房價基期原本就高,再加上超過30年以上的建築物量體屬市場大宗,而且新古屋、新成屋、預售屋的價格又高到非一般民眾得以負擔,才會呈現出目前的狀況」、「雖說高屋齡本身是選購上的抗性,但放眼到台北市整體的市場總量來看,屋齡的抗性已非主要考量因素,反而是地段、交通、生活機能、教育資源以及都更可能性」、「我媽在大安區科技大樓附近40年國宅管委會上班,國宅都自住客買,好地點、有電梯、低公設,加價還是有人會買」。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指出,老宅交易數量多主要還是來自於高房價下,新屋買不起,只能將目光轉向屋齡較高的物件,但也會來自於整體交易量下滑,投資客群、資產族群不願出手,其為新屋買氣主力下,棄守也讓新舊比重失衡,推升老屋表現。而台北市本因老屋價值高,也沒有太多重劃區,交易以老屋為主並不意外。
 
陳炳辰分析,有些人買房會寧可選擇老宅,主因是投資價值不脫因為低總價好出租,要是座落地段便利,投報率都不錯,即便坪數稍大,也能以分租方式,不怕因為總租金高而找不到房客,至於期待都更危老而購置,則得視地段、住戶多寡、面積大小、房產持有者單純度等情況,較難收立即之效。
 
房產專家胡偉良曾提醒,若想購買老公寓,最好挑選「老破小」,避開「老破大」的物件,胡偉良解釋,「老破小」是指地段比較好,但屬於老區,屋齡較老、房子較破、面積較小,這類物件特點是生活機能的便利性佳,抗跌性好,但舒適性差。由於房子老舊,除了土地價值之外,建物本身價值不高,甚至沒有價值可言,且因為老舊區域,要完全改建困難性也高,沒有太大的增值空間,但因具備地段優勢,決定了這類房子沒什麼太大風險;但「老破大」就不一定了,大的老房子總價太貴,反而會放大「老」和「破」的缺點,除非有改建的可能,否則只有降價才能賣出。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