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朱冠諭、林伯驊、洪子凱/綜合報導
巨蛋政治學當道,台中、新北、台南都要蓋蛋,桃園也想孵「新巨蛋」。專家直言,地方政府蓋得起也要養得起,一年萬人演唱會能有幾場?如何永續營運才是關鍵,不該為解決短期需求卻創造更大問題。
全台已有九顆巨蛋,「重點不是需不需要巨蛋,要透過巨蛋要達成什麼目的?」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教授周宇輝說,各縣市政府規畫巨蛋時,應思考目的是為發展國內或國際賽事、運動觀光或大型娛樂活動;若為國內賽事,內需市場足以支撐嗎?若為爭取國際賽會,一年又有幾場,為了短期需求興建,真的值得嗎?
![台北大巨蛋今正式營運,據了解,棒球賽事單場定價約50萬,並參考小巨蛋商業收費模式,抽取門票收入的10%;也傳中華職棒開幕賽龍猿大戰確定在此開打。圖/聯合報資料照片](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zQ3MTQ5Nm5ld3M,/14665bc9757c92d9_925x594.jpg/qs/w=600&h=600&r=16888)
文化大學都市計劃與開發管理系教授徐國城認為,各縣市搶蓋巨蛋並非壞事,但財務可行性、後續營運成本等,乃是首要考量。
中正大學會計與資訊學系副教授林岳喬以體育賽事為例,職籃、職棒都已有固定場地,會辦在巨蛋可能就是國際賽事或表演賽,但這類比賽一年不超過十場,至於演唱會,爆滿上萬人的一年十幾場,恐怕靠這些都撐不起所有巨蛋。
「台灣太多巨蛋。」林岳喬直言,台中蓋巨蛋並非沒效益,卻可能排擠鄰近現有巨蛋,全台北中南三區域有巨蛋就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