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向鑫/金門報導
金門珍貴的洋樓文化資產逐漸老舊敗壞,甚至成為掮客轉售牟取暴利的目標。金門縣政府昨天召開跨局處會議,初步決議成立專用基金落實洋樓維護,甚至不排除買下洋樓活化經營。
副縣長吳友欽表示,金門目前約有兩百多棟洋樓,全數收購至少得準備上百億元基金,因金額龐大,可能採逐年編列預算的方式進行,針對即將轉售、嚴重毀壞等有急迫性的洋樓購買與修護,讓這些重要觀光資產得以保存。
文化局表示,將儘速成立專案小組對所有洋樓進行調查研究,同時參考所有權人意願,找出保存的最佳方式,包括設定地上權、容積移轉等。
近幾年金門房地產價格暴漲,不少代書業者不遠千里到新加坡找尋洋樓繼承人,收購後轉手賣給營建業者或特定人士;具出洋(南洋)文化與戰地特色的碧山「陳清吉洋樓」就面臨被收購的問題,引起各界嘩然。
碧山東店社區理事長陳國琍表示,先前社區曾有結合公務部門購買洋樓活化經營的想法,但讓民營企業搶得先機;當時的價格約一千多萬,但幾經轉手後,最近傳出約八千萬元天價,令人咋舌。
金門大學江柏煒教授建議,文化局應立即將有保留必要性的歷史建築列為古蹟,才可依文資法限制所有權人逕行拆除,同時防止有心人士惡意炒作;否則就算縣府再有錢,也可能淪為紙上談兵。
金門珍貴的洋樓文化資產逐漸老舊敗壞,甚至成為掮客轉售牟取暴利的目標。金門縣政府昨天召開跨局處會議,初步決議成立專用基金落實洋樓維護,甚至不排除買下洋樓活化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