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因應國內缺蛋農業部大舉進口雞蛋,並找配合貿易商採購,其中,政府輔導成立、號稱農產外銷國家隊的台農發,以及資本額50萬的超思兩公司備受外界關注;產業界認為,誰有能力可以進口這麼多雞蛋,產業都很清楚,但對畜產會採買委託的貿易商,較無印象;農業部說,與政府配合的都是合法登記的貿易代理商。
農產貿易業者、「Lin bay 好油」版主林裕紘提出海關統計網的資料,今年4到7月巴西進口雞蛋的統計數量約4800公噸,從報關金額、匯率、30%進口雞蛋稅金、5%營業稅,完稅後光稅金要繳交1.49億元,一個資本額50萬的公司,恐怕光繳交稅金就很吃力。
![賣場今年3月29日陸續上架澳洲冷藏進口雞蛋,民眾開心買到比當時市價便宜的雞蛋,但實際上是政府補貼價差的結果。本報資料照片](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zM3NDc1MG5ld3M,/1dc64f14346c80ef_1600x1067.jpg/qs/w=600&h=600&r=16888)
今年3月到7月,共採購進口雞蛋約1.4億顆,執行專案進口的主要為台農發、中央畜產會、超思和羽禾等9個單位,其中,進口商中以超思公司從巴西進口量4800公噸,農業部換算成8814萬顆為最大宗;超過這波專案進口雞蛋量逾五成,因此受到外界關注。
一間資本額相對較小的貿易商,進了農業部專案進口雞蛋數量一半,實力驚人;農業部說,貿易代理商徵求條件為可媒合到出口國的非疫生產場或有出口經驗(尤其日本、新加坡、香港)的出口商。二為可提出出口國官方開立符合規定的檢疫證明及衛生證明樣張。三是進口蛋到岸價格(CIF)報價合理性;四為可以在今年3月底前,訂第一筆單等條件。
北部某貿易商說,能符合農業部條件的業者應該很多,他是小公司資本額1000萬,要進口1000萬的產品就很吃力了;另有貿易商說,他們的進口蛋都是私人進口的,沒有領取政府一毛錢價差補貼,現在政府正在拜託各蛋商業者,幫忙賣政府進的進口雞蛋,或者做成冷凍殺菌液蛋;業界有能力可以大量進口、庫存、甚至還有標準認證工廠的業者,彼此大多熟識,但對超思沒有印象,也不認識;至於台農發、台農投,應該跟中央畜產會一樣,就是政府單位。
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李武忠表示,農業部給了很多行銷補貼也是這樣的,一副「我要這樣做、你奈我何」的態度;但為何是這些公司取得與配合,外界疑問,政府應該要給合理的解釋;大陸對台下鳳梨禁令,農業部也獎勵外銷,當時也發生很多非農產貿易業者,連賣襪子的都來外銷鳳梨,出現許多只管業績、不顧鳳梨品質的事件,後來才修改規則,一定要過往曾從事農產貿易、有一定規模、有能力外銷的才行,擬定了水果貿易商的基本門檻。
李武忠說,若是個人資金,要如何使用外界無法置喙,但這些經費都是民眾辛苦納稅錢,政府有責任與義務向民眾清楚交代,甄選的標準是甚麼要公告,政府該做的事是制定標準,貿易商是用甚麼標準來篩選,才能避免魚目混珠、假借名義,甚至如何預防弊端,如果農業部連這能力都沒有,「要你做甚麼」;本該由立法院監督,監察院也應該主動介入調查,就因為大眾都不在乎,才會讓政府想怎麼做就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