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318

投顧點將…台股十強 虎虎生風

#台股 #理財 #股市 #投顧 #鴻海 #電動車 #台積電
經濟日報/綜合報導
 
牛年全球股市是豐收的一年,台股表現更是出色。展望虎年,法人圈普遍認為股市將由激情回歸平穩,台股因產業基本面佳、資金動能不虞匱乏、現金股息殖利率在全球市場名列前茅,預期將有亮眼表現。金虎年走勢備受期待,聯合報彙集國內11家投顧,從籌碼面、基本面及技術面等表現評比,綜合篩選出台股十大「金虎年必買長抱股」,提供投資人虎年台股布局參考。
 

鴻海電動車帶勁

 
鴻海(2317)2021年合併營收5.93兆元寫新猷,其中,伺服器營收接近1兆元,傲視同業,成為雲端與元宇宙趨勢下受惠最大的硬體廠。
台股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台股。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展望虎年,疫情、通膨、國際政經情勢等,仍為不確定性因素。由於疫情反覆,使料況緊缺恐持續至2022年的下半年。然而,蘋果相對中系手機品牌對供應商有較強議價能力,受缺料影響較小,且2022年蘋果新機鏡頭規格將有較大幅度之升級,有望進一步推升出貨量,鴻海有望受惠。
 
鴻海將在CMM(Component Module Move)領域持續增加市占率,連接器及光學模組出貨量將續成長,半導體布局今年將逐漸展現成果,進一步改善產品結構。
 
電動車方面,2022年上半年鴻海電動巴士將在台量產與銷售,持續全球各地布局計畫,包含美國Lordstown、泰國PTT、中國吉利,以及印尼、中東、印度、歐洲等地區客戶合作。2022年第3季有望於美國生產電動車,並貢獻營收。(記者王皓正)
 

台積電毛利看升

 
當前晶圓代工產業穩健發展,帶動相關晶片需求成長。地緣政治影響,半導體供應鏈的不確定性,推動客戶不斷加強拉貨力道。
 
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2330)2021年8月底宣布調漲先進、成熟製程晶圓代工價格,漲價效益從2021年第4季開始反映。法人認為,考量到產能仍供不應求,2022年晶圓代工價格仍有調漲空間。
 
預估晶圓代工業者在漲價效益及產品組合有利下,營收可望再創新高,產品組合持續改善將帶動毛利率上揚。台積電目前訂單能見度已達2022年底,受惠5G手機、數位轉型帶動NB需求、HPC及車用晶片需求特別強勁,法人仍持續看好晶圓代工產業,建議布局台積電等相關個股。
 
分析師看好,智慧型手機、HPC、IoT、車用電子等四大技術平台,對台積電5nm及7nm等先進製程需求強勁,可望帶動2022年營收大增。(記者王皓正)
 

台達電出貨喊衝

 
台達電(2308)身兼蘋果、特斯拉概念股,電動車為長期成長推手,由於具有電源與電機零組件相關產品,已與所有美國與歐洲主要OEM廠合作,2021年並切入日本OEM廠商供應鏈,業務模式專注於客製化,隨車用晶片供應舒緩,車載EV零組件(EVSBG)業務獲利在望。
 
碳中和趨勢興起,台達電加入RE100,目標要在2030年達到100%使用再生能源與碳中和,較台積電早20年,全球已完成20多座綠建築,並導入能源節約、樓宇自動化,以降低電力消耗,有利ESG投資趨勢。
 
受益資料中心相關伺服器電源、儲能系統、散熱解決方案及遊戲機遞延出貨,加上電動車客戶恢復拉貨,台達電第1季出貨維持強勁,淡季不淡。
 
展望虎年,法人指出,台達電長期成長動能仍來自電動車、資料處理中心、5G應用等產品。(記者盧宏奇)
 

聯電乘勝追擊

 
雖然今年晶片瘋狂搶貨情形逐漸改善,悲觀派外資更提出庫存修正風險,但主要半導體廠商仍認為,「今年擁有產能者,還是掌握話語權」。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先前提出「半導體通膨」時代來臨看法,預期未來20至30年將呈現漲價趨勢,主要是設廠成本提高後,晶圓代工廠將握有議價權,類似「聯電模式」將成為未來趨勢。
 
聯電(2303)與聯發科、聯詠、瑞昱、奇景、三星LSI事業等客戶達成協議,取得新P6廠區產能,合約通常為三至六年,代工價格及毛利率都敲定,法人看好高通加入將加分。
 
受惠產能供不應求,聯電去年營收首度突破2,000億元、達2,130億元,隨2022年元月、3月持續啟動漲價機制,及產品組合轉佳,法人看好,毛利率突破四成目標有望提前達成。外資認為,驅動IC、電源管理IC等持續拉動成熟製程需求,尤以8吋晶圓為供需最為吃緊領域,晶圓代工產業能見度高。(記者盧宏奇)
 

華航貨運發燒

 
華航(2610)受惠航空業海轉空效應持續,航空貨運運價已數度調漲下,法人機構預估,2021年第4季貨運運量年成長12%,貨運單位收益提升至21.1元,季增35%、年增53%,帶動單季貨運收入飆升至442億元,季曾41%、年增71%,毛利率因漲價效應而跳升至33.1%,稅後淨利99.6億元,季增241%、年增360%,每股稅後純益(EPS)1.68元,全年1.94元,創歷年次高紀錄。
 
展望2022年第1季,因Omicron變種全球擴散,各國國境管制轉嚴,預估華航客運收入將維持低檔,然華航貨運單位收益與運量可望因海運塞港狀況仍嚴重、海轉空效應持續;亞太區航空貨運運能更加吃緊;面臨中國春節,確診人數增加,國內外航空客運班次下降,客運減少下將進一步墊高貨運運價。華航年初宣布日本線貨運運價將調漲10~20%下,法人預估本季貨運單位收益因漲價再度提升至22.4元。(記者周克威)
 

聯發科強攻5G

 
聯發科(2454)挾台積電先進製程奧援,採4奈米的旗艦級5G手機晶片天璣9000獲得OPPO、vivo、小米、榮耀等陸系品牌,甚至國外大廠採用,後續還有天璣8000、天璣9000 Pro等產品,搶攻2022年5G手機晶片商機。
 
聯發科2021年電源管理IC營收貢獻營約300億元,成長近五成,由於應用領域涵蓋甚廣,隨車用等領域設計日趨複雜,預估2022年相關業務維持高成長態勢。
 
除超微PC市占提升,並於筆電設計採用聯發科Wi-Fi解決方案外,法人亦看好聯發科Wi-Fi 6/6E解決方案市占率於智慧手機、AP/網通、筆電/與PC等應用將持續擴增。
 
聯發科高層宣示,2022年仍是營收穩健成長及健康獲利的一年,看好未來五年成長動能十足,後續幾年營收規模希望各有逾10%增幅。(記者盧宏奇)
 

聚陽接單看旺

 
聚陽(1477)2021年12月營收躍升至31.78億元,月成長40.8%、年成長47.3%,優於市場預期;分析師指出,主要是越南解封,聚陽南越工廠產能恢復,加上海運塞港造成船運遞延的出貨干擾消退,空運出貨量增加等,提振營收表現;累積2021年第4季營收76.96億元,預估營益率11.65%,每股稅後純益(EPS)為2.83元。
 
聚陽在越南2021年第4季解封下,工廠產能持續恢復,全年出貨量成長至1,750~1,800萬打。展望後市,聚陽越南廠勞工疫苗施打率逾95%,預計將再擴充10%產能,另疫情導致品牌及通路客戶加速供應鏈集中化,對大型供應商依賴度更高,聚陽接單看好,配合產能擴充,營運展望佳。
 
展望虎年,品牌商持續供應鏈整合,訂單集中主要供應商,聚陽來自Target、GP 及Kohl’s等大客戶訂單挹注強勁,配合聚陽擴產加快,法人預估第1季營收78.8億元,季成長2.5%、年成長15.7%,EPS提升至3元,季增6%、年成長11.6%。(記者周克威)
 

日月光營運錢景佳

 
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3711)2021年營運表現亮眼,法人估計,以目前市場封測供給吃緊情況,2022年營運仍續看旺。
 
日月光先前預估,近二年來,全球半導體產業供應鏈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已使得產業出現質變和量變,而台灣在半導體具備競爭優勢,因此,在這二年以來台灣因半導體產業變化而受惠,公司也預估,2022年封測產能供給仍會很緊。
 
法人認為,日月光投控2021年第4季營運仍維持強勁表現,不過,2022年第1季預估訂單仍會有季節性調整,再加上市場長短料情況仍持續下游需求及拉貨,因此2022年第1季日月光單季營運將可能有小幅拉回情況,但相對過去第1季同期表現,2022年仍將相對較佳。
 
整體而言,受惠消費電子及車用需求增加,封測需求持續強勁,訂單能見度直達年底,但供給端受限於測試及打線機台交期有延長趨勢,再加上晶圓供應吃緊及來料不順影響產能利用率起伏,使封測產能供需仍屬吃緊。(記者王皓正)
 

廣達雙引擎馬力強

 
廣達(2382)2021年第3季受惠產品多元化,整體營收季正成長,單季毛利率6.76%,季增0.18個百分點,稅後淨利93.72億元,季成長18.6%、年成長19.1%,每股稅後純益(EPS)2.43元,財報表現優於市場預期;第4季在缺料舒緩,NB出貨季增,伺服器受惠資料中心、AI應用持續擴大,出貨預期優於上季下,法人預估EPS為2.28元。
 
展望虎年,法人看好在筆電方面,雖教育市場的NB需求衰退,但有常規及商務NB需求補足缺口,預期NB出貨量為持平至小幅增長,同時,Windows 11題材預期帶動NB的換機需求,加上高單價產品占比提高下,將帶動ASP走升,預期全年NB營收仍能有個位數增長。伺服器方面,根據DIGITIMES預估,2021~2026年全球伺服器出貨量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6. 9%,隨著英特爾EagleStream、AMD Genoa將於上半年發表新平台,將帶動伺服器換機需求下,預期伺服器全年出貨將能有雙位數成長。(記者周克威)
 

大立光有轉機

 
大立光(3008)2021年第4季EPS 38.22元,產品組合包含開始小量生產VCM,及10MP~20MP的比重拉高,2021年EPS為139.13元。
 
雖大立光表示1、2月營收將逐月往下,主因蘋果新機拉貨顛峰已過,進入季節性淡季,但分析師認為,2月底非蘋機種的MWC展,屆時將發表多款高階機種,雖然高階手機銷售不佳,但可見到手機規格升級,預估本季營收108億元,毛利率57.21%,季增1.34個百分點,稅後純益43.6億元,EPS為32.5元。
 
鏡頭產業經歷2020~2021年遲緩發展,2022年開始規格升級至8P,大立光表示已有數家廠商Design in 8P鏡頭,將在第1季導入,法人預估小米與OPPO率先採用8P鏡頭。小米也學華為品牌手機創新能力,與Sensor廠商開發出客製化Senso,搭配8P鏡頭是最佳選擇。鏡頭相關產業競爭趨烈,大立光轉向VCM發展,目前小量生產供給蘋果外,另有一體成型鏡頭與VCM結合產品,可將X-Y軸縮短,已供應給華碩ROG phone,未來可望成為一大動能。(記者周克威)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