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范榮達、徐白櫻/綜合報導
垃圾山遍布全台,成為台灣「新百岳」,更是環境的不定時炸彈。苗栗市西山垃圾掩埋場7個多月2度大火,7日凌晨濃煙衝向天際,消防陸、空動員,控制火勢在約1公頃範圍內,持續灌救,市長余文忠並向受影響的市民道歉。台東縣蘭嶼垃圾掩埋場火警則是燒了快4天仍未滅,公所在社區發展協會緊急提供口罩給鄉民取用。
苗栗市公所西山垃圾掩埋場約1970年啟用,已使用逾半世紀,接近飽和,垃圾場廢家具暫置區去年11月20日發生大火,延燒5天才撲滅;相隔7個多月,7日凌晨4時多,廢家具暫置區又發生大火,火勢一發不可收拾。
![苗栗市西山舊垃圾掩埋場8個月內2度大火,市公所將啟動活化改善計畫。圖/民眾提供](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zU3MDkwOW5ld3M,/745668b3c6b4b470_1600x900.jpg/qs/w=600&h=600&r=16888)
縣政府消防局據報,出動大批人車到現場輪班,消防人員配合機具開挖一邊灌水,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1架直升機支援,來往10趟次,灑水20立方公尺,因垃圾場內部延燒,表面滅火不易澆熄,控制起火約1公頃範圍,避免擴大蔓延,消防人員持續滅火中。
縣府環保局空氣品質應變車一早在火場下風處周邊監測,測得PM2.5每立方公尺最高濃度60微克,環保局接到多通抱怨電話。
余文忠說,疑因連日來天氣高溫,堆置垃圾產生沼氣,加上廢家具暫置區下方垃圾堆,早期未完全落實垃圾分類,像廢電池在高溫環境可能引發自燃。
余文忠說,西山垃圾場早期未落實垃圾分類,火災風險是「歷史共業」,擾民已久,今年7月2日立委邱鎮軍邀請環境管理署官員會勘活化改善計畫,未料,不到1周又發生大火,他向受影響的市民道歉,也希望環境管理署正視,早日補助,啟動垃圾場活化改善計畫。
至於離島蘭嶼垃圾掩埋場7月4日深夜起火至今未停,雖不再有火苗竄出,但仍持續悶燒,不停出白煙。公所指出,採取灑水及覆土雙管齊下滅火,工作人員每天工作至深夜12時,持續奮戰。
台東縣環保局研判,起火原因有可能是廢棄電池所致。鄉公所指出,目前估算悶燒面積400平方公尺,在4輛土車及挖土機施工作業後,已完成覆土100平方公尺,消防隊支援的3輛水車也在現場24小時待命,希望最快今天可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