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嚴鈺雯/綜合報導
千萬別這樣做!張先生對於房地合一稅的規定相當清楚,他去年將鳳山新成屋售出,申報房地合一稅時,誤認有機可趁,即虛報室內有裝潢費用達150萬元,並申報扣除,沒想到日前國稅局通知張先生,經過核對建設公司與後手買家小李,確認該屋並未裝潢,因此要求補稅67.5萬元,且將面臨罰鍰。

依據稅法規定,個人交易房地合一稅制課稅範圍之房屋,如有修繕(裝潢)情形,於報繳房地合一所得稅時,可檢附修繕合約、修繕項目明細表(估價單)、修繕前後照片及合法憑證(統一發票、免用統一發票收據或載有收款人身分證統一編號、收款金額及日期等資料之收據),申報減除相關成本及費用。
想找房❓降價/新上架主動通知你,快設定看房條件>🎍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公園 X 雙捷運 X 高坪效』通勤族購屋立即看>>
🏠頭前重劃區、純住公園宅,87戶限量搶先看>>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要有修繕事實,才能列報相關成本及費用,若無修繕事實則為虛列成本及費用,應予剔除補徵稅額並處罰。
先前就有個案,納稅義務人老張112年間向某乙建設公司購入A房地,於113年間出售予小李,於辦理房地合一所得稅申報時,申報減除修繕費用新臺幣150萬元,並提示丁公司開立統一發票、估價單及工程承攬契約。
但是,經由稽徵機關透過前手某乙建設公司及後手小李所提供屋況照片及說明,A屋均為空屋且只有前手乙建設公司交屋時所附設備,故剔除無修繕房屋事實之虛列成本及費用150萬元,補徵稅額67.5萬元(150萬元×持有期間2年內適用稅率45%),並依規定裁處罰鍰。
國稅局提醒,房屋如有修繕或改良時,應取得並保存修繕合約、修繕項目明細表、合法憑證及修繕前後照片,於報繳個人房地合一所得稅時,據實申報減除相關成本及費用。
倘無修繕事實卻取具不實文件充當成本及費用,經稽徵機關查獲逃漏房地合一所得稅者,除補徵所漏稅款,並依所得稅法第108條之2規定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