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
糖尿病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常聽人說糖尿病跟飲食有關,但你知道也跟睡眠習慣有關嗎?內湖恆新復健科院長王思恒醫師表示,開燈睡覺會傷害代謝健康,且睡眠問題與糖尿病間存在緊密關聯,建議民眾入睡時應確保臥室環境黑暗涼爽,以保護代謝健康。

王思恒在臉書粉專「一分鐘健身教室」發文表示,美國有一項研究,邀20位年輕人輪流在漆黑及明亮的臥室中睡覺。其中,明亮臥室的照明度約為4顆60瓦鎢絲吸頂燈,光線沒有學校教室那麼亮,但比樓梯間還亮一些。
🚄3分鐘就能到家!捷運便利宅立刻看!🎍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新春精選低總價房800萬起🍊趁這一波快進場!
🏠成大第一排,千坪綠意宅,22-34坪搶先看>>

研究發現,在臥室開燈睡覺的受試者,隔天服用葡萄糖後血糖數值偏高,「這代表他們產生了胰島素阻抗」。同時,明亮環境還會導致受試者的深層睡眠縮短、熟睡時心跳升高。因此學者推測,夜間光線造成交感神經活性升高(興奮、緊張狀態),改變了睡眠結構,進而影響身體代謝葡萄糖的能力。
王思恒指出,許多研究顯示,睡眠問題與糖尿病間存在著緊密關聯。他提醒民眾,想要改善睡眠品質,可以從打造黑暗涼爽的臥室環境下手,不只能提振白天精神,更能保護代謝健康。
除了糖尿病,先前也有專家指出光線會影響人的「生理時鐘」,原因是人體內生性的節律周期原來平均約24.5小時,而光線能將之調控在24小時。因此睡覺期間,應盡量讓環境空間保持黑暗。
另外美國也有研究顯示,女性開燈或電視睡覺,可能導致體重增加。在針對4萬4000名美國女性進行5年的追蹤調查後發現,開電視或房間燈睡覺的女性,在研究期間增胖5公斤的可能性增加17%,原因不外乎燈光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進而打亂生理時鐘及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