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牟玉珮/基隆報導
為解決基隆港旅運設施不足問題,台灣港務公司投入經費,計畫在西3到5號碼頭興建海運客貨中心,並替東2到4號碼頭拉皮整建,不過,這兩項工程目前都已「卡」住。
基隆港東2碼頭要拉皮擴建,但基隆巿府要求回饋金。(記者牟玉珮/攝影)
🚄3分鐘就能到家!捷運便利宅立刻看!🎍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新春精選低總價房800萬起🍊趁這一波快進場!
🏠終於等到了!小家庭3房更新上架!
根據台灣港務公司統計,去年基隆港入出港旅客達50多萬人次,已創歷史新高,隨著大型國際郵輪頻繁造訪,還會不斷破紀錄,但基隆港旅運設施不足,為人詬病。
今年國際郵輪來港艘次比去年成長19%,內港東西岸更是擠滿郵輪,因空間及設施不足,港務分公司還臨時在碼頭搭帳棚,供下船旅客遮蔭、避雨。
金界旅行社董事長張李正琴希望基隆港趕快興建新旅運大樓,她直言,「台灣港口太落後,怎麼跟人家拚郵輪觀光?」麗星郵輪台灣區總經理盧冠群也認為應提升港口設施,郵輪費率才能漲。
基隆港務分公司坦承,原已規畫在西岸3至5號碼頭後線興建海運客貨中心暨商業辦公大樓,其中海運客貨中心去年底以21億多元發包,但卡在西3碼頭倉庫未拆,目前無法動工。
另外,東2到4碼頭規畫為東岸國際郵輪專區,準備5億多元經費拉皮拓建東岸旅客中心,但今年3月、4月送基隆巿政府都巿設計審議,卻因巿府要求港務分公司提出回饋金,雙方談不攏,兩度被退,要再拖到下個月中旬續審。
都發處長王翔鐘指出,東岸旅客服務中心本來就有商業使用的部分,依法要付回饋金給基隆巿,至於要怎麼計算,還必須再談,但「一定要回饋」。
不過,港務分公司主張旅客服務設施是為服務旅客興建的設施,應免於計入回饋。否則依巿府認定的商業使用面積計算,少則要2億多元,多則8億多元,而這項計畫總經費才5億多元,如何回饋?原訂今年8月發包,明年底完工,但若歧見無法化解,恐怕還會延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