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3969

誤認落巢救雛鳥 夜鷹被迫親子散

#夜鷹 #雛鳥 #鳥巢 #地方

沈揮勝/南投報導

3月到7月是台灣夜鷹繁殖高峰期,近2周常下雨,有些民眾會上屋頂巡排水,撿到「落巢雛鳥」(見圖,沈揮勝攝),然後滿心慈悲地送交農委會特生中心,卻不知如此善舉反而拆散了親鳥雛子、苦了保育人員!專家說,正確做法是盡量讓牠留在原地,讓親鳥前來餵食或帶走。

「落巢雛鳥」(見圖,沈揮勝攝)

知名鳥類專家、特生中心高海拔試驗站主任姚正得說,台灣夜鷹繁殖過程中,根本就不築巢,親鳥直接把蛋生在石礫堆或屋頂平台,鳥寶寶一破殼就會趴趴走,民眾發現牠落單,其實是親鳥已先被嚇走,只要人們暫時迴避一下,鳥爸鳥媽很快就會再飛回來。

姚正得說,台灣夜鷹是夜行性鳥類,俗稱「夜蚊母」,顧名思義以捕蚊蟲為食,好心人把雛鳥送到特生,害親鳥失去孩子,也讓保育員一個頭兩個大!要如何抓那麼多蚊子?後來想說用麵包蟲餵,但牠們卻不肯張嘴,只能一隻隻掰開嘴喙硬塞,人、鳥都痛苦。

近日特生連續接到3隻台灣夜鷹雛鳥,收容累計達10多隻,依往年經驗,5、6月數量更多。因此提醒,各種離開巢位的幼鳥,其實有相當比例是在親鳥掌握監控中,民眾把牠「救」走,有可能越幫越忙,留原地先觀察,再決定是否營救,才是比較周全妥當的救護方式。

沈揮勝/南投報導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