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樹/台北報導
買賣雙方對房價下修認知差距大!根據一份「買賣價差」調查指出,名下無房的無殼族平均只要房價降3成4就願意進場,但有殼族若要賣屋,只能接受房價下修1成9,顯示買賣雙方對價格的認知落差相當大。
台灣房屋智庫近日針對房價下修議題回收1275份網路問卷,統計顯示對目前房價下修,高達7成8無資產族說「無感」,反觀有房一族,有4成5表示感受房價下跌,4成認為有下修一點。至於房價降多少民眾願意進場?3成民眾期待降價「20%~30%」,2成8期待可「降價50%以上」,合計5成8民眾希望降幅在「2成以上」。
但對有殼族而言,3成9民眾並不希望房價下修或只接受房價「微降10%以內」。進一步計算分析,無殼族平均期待房價降3成4,但有殼的售屋族只能接受房價下修1成9。此調查透露,面對房價下修,3成4無殼族表示想等房價再跌多一點才買,反觀有殼族,有2成4想賣屋,不過裡面只有9.6%願調降價格。
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表示,這項調查明顯「有殼無殼兩樣情」,有殼族擔心資產縮水,對於房價降幅相對保守。「雙方對房價沒交集。」優美地產企研室召集人葉立敏則傳授殺價手法,建議有意購屋民眾到店頭看屋時可以引用房地合一稅、囤房稅等利空新聞,做為殺價籌碼。另外也可以多利用銀行的房貸鑑價服務,「通常銀行估價會低於市價,可以此多爭取議價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