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康鴻志/桃園報導
縣議員楊朝偉4日總質詢時,以大溪鎮觀光纜車「何時實現?」斗大標題,呼籲縣府應結合餐廳、飯店及遊樂園結合纜車,吸引廠商競標,否則斥資700萬規畫「石門水庫至慈湖觀光纜車BOT案」,等同空談。
「石門水庫至慈湖觀光纜車BOT案」遲遲未送進「促參委員會」審議,導致纜車標案至今延宕1年。(擷取自/桃園縣財政局)
楊朝偉表示,縣府交通局花費300萬元做可行性評估報告,再花400萬元做先期規畫書,但「石門水庫至慈湖觀光纜車BOT案」遲遲未送進「促參委員會」審議,導致纜車標案至今延宕1年。
他說,縣府團隊對東都心(大溪鎮、復興鄉、龍潭鄉)的交通建構非常用心,但也因為交通便利,又無大型飯店及旅館留客,造成買豆干到此一遊的遊客比比皆是,「走馬看花,對促進觀光增加政府歲收實質效益不大」,若縣府有心在不影響環境下發展纜車觀光,結合餐廳、旅館、遊樂設施等相關配套措施,對招商、吸引觀光遊客絕對有加分作用。
吳志揚表示,大溪纜車原構想是想紓解台7線交通流量,但台7線至百吉隧道口已完成拓寬,纜車開發相對急迫性減少。
吳志揚認為,開發量體需要有一定的商業模式,也必須解決森林保護法、集水區水質水量保護區等問題,如何提振周邊地區的休閒娛樂事業,像是恢復亞洲樂園,乃至具規模的飯店餐廳等致關重要。再者,在石門水庫集水區以無汙染運具做藍色公路,串聯周邊景點,也不失為一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