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黑中亮/綜合報導
濁水溪是台灣最長的河川,因含沙量高而得名,但近來其水質變清澈,由於民間一般傳言濁水溪若變清,將有大事要發生,下游集集攔河堰表示,這是穿鑿附會的說法,主要是去年冬天迄今集水區降雨少,造成濁水溪枯水期流量低,泥沙挾帶少,河川自然就會變清,屬於大自然正常現象。
玉管處指出,去年底入冬至今,原本至少降雪一到兩次的玉山,竟然一場雪也沒下,其間雖有數波寒流南下,高山氣溫也相當低,但都屬於乾冷空氣,水氣不足以降雪,迄今已三月了,僅出現冰霰、凍雨等,尚未降下初雪,而農曆春節期間又屬有冷無雨的乾冷天氣,但就是不下雪。
過去信義鄉民傳言,濁水溪上中游河段的水流變清澈,將有大事要發生,而時值疫情解封期間,又引發民間的敏感猜測,但沿岸居民長期觀察以為,濁水溪濁度與上游集水區的降雨有關,冬天旱季時的濁水溪流量小,濁度自然大幅下降,不足為奇。
集集攔河堰指出,最近濁水溪流域不下雨,少量降雨並未下在集水區,加上冬天濁水溪枯水期水量下降,上游丹大溪及陳友蘭溪也進流量有限,使得濁水溪溪水少,強調濁水溪水變清,在冬天是自然的現象,畢竟水位低,挾帶泥沙量少,溪水就變得不混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