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雨鑫/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患者多無症狀或輕症,國外利用汙水處理廠監測新冠病毒,即時取得社區感染情況。指揮中心昨指出,台灣自去年即啟動汙水廠監測新冠病毒的計畫,每個月採檢二次,直至五月本土疫情出現高峰後在兩處汙水處理廠監測到病毒,但不便公布地點。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汙水處理驗出新冠病毒具有兩大意義,一是能在汙水中監測到病毒,代表這一定是熱區,社區內有不少潛伏的無症狀感染者存在,體內新冠病毒透過糞便排至汙水廠內。像新加坡常規監測汙水,發現某區的地下汙水中含有新冠病毒,近一步對該區居民進行篩檢,最後找到了六名確診個案。
跟爸媽買房記得提出「這證明」!否則未來賣掉要補百萬稅🎍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新春精選低總價房800萬起🍊趁這一波快進場!
🏠終於等到了!小家庭3房更新上架!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陳秀熙說,第二個意義是顯示台灣正在流行的英國變異株傳播力強,不只透過飛沫,還可透過空氣傳播。英國變異株於人體內繁殖速度快,病毒量也高,患者打噴嚏或用其他方式將病毒留於環境中時,因濃度高,停留時間久,即使落下排至汙水處理廠,仍可發現病毒蹤跡。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全台共有四十多處汙水處理廠,去年起即開始監測具有代表性的十一處,觀察是否出現新冠病毒,每個月採檢二次。五月第二次監測報告發現,有二處汙水處理廠被驗出新冠病毒,皆屬大出水口,將循線往上監測小出水口,以利幫助了解可能的風險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