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翁至威/綜合報導
台北市素地一地難求,近期國產署推出的國有地上權,多數亮點商業區土地多集中在中南部,北部則轉向地上權住宅市場「試水溫」,就連今年國產署預計單獨列標的重點案件,台北市陸保廠C基地設定地上權案,也屬於住宅用地。
在有土斯有財傳統觀念下,購買地上權住宅僅擁有50年使用權,一開始並不受市場青睞,不過近期風向轉變,房價高漲,價格相對親民的地上權宅,反而成了消費者新選擇。
![房市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zA1NTYzOW5ld3M,/22e6233dafad9948_1280x960.jpg/qs/w=600&h=600&r=16888)
觀察去年開標結果,國產署在台北市大安區學府段推出的住宅區土地,當時就吸引了三封標單,最後由華南金資產管理公司以溢價率15.5%搶下,單坪價格約92萬元。
此外,去年北市松山區微風南京旁一塊土地更吸引11封標單,最後由皇翔建設已高達六成溢價率搶下,業者當時表示將打造地上權住宅。
從產業界釋出訊息觀察,地上權住宅已不再是「票房毒藥」。
國產署官員表示,過去銀行較不願核貸地上權住宅,即使願意,貸款成數也不及一般房貸,不過後來國產署與銀行公會溝通,了解問題主要在於地上權住宅估價較無市場基準,後來也請全國估價師公會協助,訂定估價作業相關規定,有助提高金融機構核貸意願、提高貸款成數、降低貸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