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戴瑞瑤/台北報導
美債上限協商卡關,對台灣金融業衝擊曝光。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2日透露,國內的銀行、保險、證券業截至3月底投資美國公債曝險金額約新台幣1.38兆元,即便美債上限協商超過期限,國內金融業6月到期的美國公債只有916億元,依據評估,美債上限最終仍是能取得共識,但期間波動難免。
美國近期面臨債務上限問題,若再不提高舉債上限,最快6月面臨債務違約,不只可能將經濟推入衰退,也將掀起金融危機。黃天牧22日於立法院財委會前受訪表示,在一個月多前,就已找金管會銀行局、保險局及證期局,討論美債上限的問題,經過分析認為,美債上限問題要審慎看待,但以歷史經驗看來,最終都會解決,只是過程中市場難免會波動。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強調金管會已完成修定金融業應用新興科技的相關規範,進一步評估AI風險與研議法規調適,納入金融檢查加強個資保護。圖/中時報資料照片](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zI5Mzk1OW5ld3M,/45d643f476ee483e_1000x500.jpg/qs/w=600&h=600&r=16888)
財委會立委提醒,在2011年與2013年都曾有美債上限危機問題,截至3月底國內金融業對美國曝險金額高達11兆元,其中銀行業有3兆86億元,保險業有8兆6,816億元,證券業有2,016億元的對美曝險,若美債上限協商不順利,恐將衝擊台灣金融業。
黃天牧表示,金融業對美國曝險的金額中,不是所有投資都是美國公債。據金管會統計,截至3月底,國內金融業投資美國公債金額約新台幣1.38兆元,其中以國銀投資8,600億元最多,其次是保險業投資5,000億元,證券業投資金額為200億元。
但若美國協商破局,美債上限超過期限,在國內金融業投資的美國公債1.38兆元中,6月到期的美國公債只有916億元,其中銀行業約有905億元,保險業約有10億元,證券業約有1億元。
黃天牧強調,金管會有密切關注美債上限的問題,一個多月前就找銀行局、保險局、證期局討論美債上限的情況,三局共同分析,大體上是要審慎看待,但美國幾次發生債務上限問題,最終都會解決,在之前市場都會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