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
日常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化學物,假設接觸過量,也可能讓身體健康出現危機。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日前在臉書上發文,表示有一名女性檢查體內塑化劑時,發現「二苯酮」是正常值的698倍,而這種內分泌干擾因子會導致乳房和肺部病變。
劉博仁日前在臉書「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上發文,透露曾經有一名打扮時髦的女患者進入診間時,全身散發出濃郁的香水味。然而,劉博仁進一步檢查體內塑化劑後發現,該名女患者的「二苯酮」是正常值的698倍,這種內分泌干擾因子會導致乳房和肺部病變,因此趕緊建議對方不用使用沐浴乳、少噴香水、防曬產品換掉,以及多喝水。

劉博仁指出減少接觸污染來源是避免塑化劑污染的重點,以下13點注意事項供參考:
1、少用塑膠袋裝盛熱食
2、少用沐浴乳洗澡
3、化妝保養品也不要過度使用
4、奇怪的香精、或是空氣芳香劑少用
5、少食加工食品
6、吃保健食品請諮詢專業人員
7、儘量不用殺蟲劑
8、防曬請用物理性防曬用品
9、少吃罐頭食物
10、手摸過熱感應紙或是黏土玩具後一定要洗手
11、裝潢家具要用環保無污染材質
12、家中放置空氣清淨機
13、外出注意空氣品質app的即時資訊
最後,劉博仁還貼心提醒,「物理性防曬產品主要成份為鋅或鈦的氧化物,在肌膚上均勻塗抹能有效阻擋陽光紫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