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6都支持營業稅收入全部作為中央統籌分配款,但是,企業總公司與工廠不在相同地點,扭曲營業稅的數額,希望中央和地方進一步溝通,做好配套。2016年統籌分配稅款約400億元的台北市財政局長陳志銘表示,對於修正草案將營業稅調升為100%進入統籌款,他認為是合理作法。
6都支持營業稅收入全部作為中央統籌分配款。(翻攝google map)
新北市財政局長呂衛青贊成新法修正方向,把分配的餅做大,但是,他認為,應根據各縣市不同特性,給予不同補助金額,新北市人口全台最多,很多人認為稅收已經很多,但為服務市民生活所需,實際建設支出遠高於收入,加上有全台最多座核電廠,新法分配公式應納入相關因素,非按比例一視同仁分配。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中央政府必須正視台灣特有的公司工廠分離的事實,才能反映各地方的真實財政貢獻度,否則,「工廠在桃園、公司在台北」,營業稅納入,仍然計算在台北的額度內,這形同「負擔在桃園,繳稅在台北」。他說,桃園的工業產值一年超過3兆,創稅能力高達1960多億,但2016年度桃園市獲配統籌分配稅款為195.56億元,加上一般補助款,大約只有600億,等同於「繳3塊稅,只給1塊補助」,不公平。
台中市財政局長林顯也提出建議,統籌分配稅款分配公式,應將「最近3年度平均營利事業營業額」指標權重50%降低為35%,「人口數」、「土地面積」2指標權重,各由20%調增為32.5%,並取消「財政能力」指標權重10%,如此可避免直轄市爭取企業總部設立於該都的惡性競爭。
台南市長賴清德表示,期待財劃法儘速修法通過,釋出更多財源挹注地方,同時考慮老農津貼應比照勞健保,改由中央負擔。高市財政局長簡振澄則說,多出來的分配款,將重點放在6都以外的縣市,所以,預計高雄可增加的額度不會太高。
「餅實在不夠大」,他說,贊成財政部擬將營業稅百分之百納入統籌分配款,未來統籌款分配指標仍未定,不過,若以營利事業營業額為主要計算方式,13家石化工廠去年將總部遷至高雄,1年增加數千億元營業額,若以現行公式計算,每年可增加20億元統籌分配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