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洪子凱、邱書昱/台北報導
台北市中山區大直街94巷受到一旁工地施工影響,導致房屋傾斜下陷事故,大地工程技師公會理事長施志鴻受訪分析倒塌二個原因,他說,北市規定地下層開挖至12公尺需要審查結構,但基泰建設只挖到11.95公尺。對此,台北市建管處證實此事。
施志鴻說,大直土層為極軟弱黏土地層,應該做連續壁、地盤改良及保護連續壁不會大量變位的工法,昨天看完設計圖,基泰建設有施作連續壁、三層支撐與地盤改良,「雖然沒有仔細看,但並無不符圖說或偷工減料狀況。」
台北市大直街94巷1弄基泰建設建案施工導致民宅傾斜。記者余承翰/攝影
他說,倒塌原因有兩個階段,首先是南側靠近大直路94巷1弄1號的民宅,連續壁開挖面下,必須要去撐住裡面地盤改良,但是因為不符合預期,外面軟弱黏土往內擠壓到連續壁,變形使得支撐潰敗「五樓陷落四樓,一樓就不見了」。
他接著說,一樓不見支撐潰敗後,基地中間的土壤或中間樁隆起,往上擠壓、挖土機隨之上升一公尺,連續壁體無法支撐且上部折斷,造成路面下陷。
施志鴻表示,台北市規定地下層開挖到12公尺需要審查結構,但是基泰開挖11.95公尺,避開了審查;他強調,陷落的民宅一定要拆,其他傾斜房屋則是專業精密鑑定。
對此,台北市建管處回應,依「台北市建造執照申請有關特殊結構委託審查原則」地下層開挖總深度在12公尺以上或地下層開挖超過3層建物,才必須進行審查,該建案原先設計規畫地下開挖深度為11.95公尺,並無超過12公尺,依法不用進行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