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湘鈞/台北報導
桃園縣前副縣長葉世文涉貪,檢調單位把後續追查重點,指向桃園八德等合宜住宅案的評選委員名單,懷疑部分評委就是「葉世文們」,將再深入勾稽、比對帳戶資料。
爆發弊案的八德合宜住宅基地,附近不少建案。(記者鄭超文/攝影)
🚄3分鐘就能到家!捷運便利宅立刻看!🎍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 買房就要選對地段!「這裡」話題熱度正夯,搶先看>>
🏠成大第一排,千坪綠意宅,22-34坪搶先看>>
內政部官員透露,以營建署主導的板橋浮洲、林口A7兩合宜住宅案來說,早在葉世文收受遠雄賄款案爆發前,政風處即已察覺兩案的評委名單高度重疊,因此將相關人的背景等移送廉政署調查。
官員說,合宜住宅標案評選委員遴選方式「比照採購法規定」,外聘的學者專家至少三分之一,一般部會通常會依工程會資料庫,提報兩或三倍的建議名單供首長勾選。
官員指出,對於外、內聘人選名單,首長都是以密件處理,以防業者探知。為防外洩,甚至連開會通知都是個別寄發、個別通知;理論上,要到會場時,評委才會知道其他評委人選。
「由於是首長決定、成敗也由首長負全責!」官員指出,有些首長為示避嫌,會把外聘學者專家比例提高逾二分之一,但這不是防弊萬靈丹,像南港展覽館弊案,就有外聘者在搞鬼、親自去「活動」業主。
知情官員說,這三個合宜住宅案共通處,都有葉世文及北科大前教授蔡仁惠的主導身影,還有一些重複出現的名單;要等檢廉單位調查出爐,才知道這些人是收賄共犯或毫不知情。
政風官員坦言,雖然三案相關評選過程均有錄音錄影存證,但熟知內情者都知道,如果存心搞鬼,在決定評委的前段作業即已「擺平」,要查出是否有評委裡應外合,唯有靠帳戶勾稽和涉案者「窩裡反」,但難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