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李培芬(社團法人台灣服務業發展協會總顧問)
答案在於運費不同,對於蝦皮上的買家而言,若顧客選擇一般便利店取貨服務費60元,但蝦皮店到店只要19元,為了節省41元,經常可以看到蝦皮店到店門前排起長長的人龍。
🚄3分鐘就能到家!捷運便利宅立刻看!🎍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公園 X 雙捷運 X 高坪效』通勤族購屋立即看>>
🏠終於等到了!小家庭3房更新上架!

由於目前蝦皮直營的店到店均設立在中北部,與OK便利店合作,順勢將取貨點延伸到南台灣,開了超過400家店到店直營店,對蝦皮而言真的划算嗎?
以平均租金8萬元加上兩名正職人力,還不算水電雜支,每天只計服務8小時,若沒有處理383件包裹很難損平,實際上的損益平衡點其實更勝這個數字,那麼蝦皮為什麼要做虧本生意呢?
其實對蝦皮而言,其開店選址會有後台數據做支持,找到適宜開店的熱區,而且還不用在正馬路旁,同時將服務力推進到社區,做好前置倉的準備,對應社區電商的大餅,先搶占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而且還有三大優勢做為支持:
【優勢一】
低價取勝:養客為先,選擇到蝦皮店到店取貨服務費只有19元,比之一般便利店的60元,中間有41元的價差空間,未來當顧客逐漸養成習慣,漲價到29、39或49元,比之便利店仍有價格優勢。
【優勢二】
培養習慣:讓顧客喜歡你,不如讓顧客習慣你,消費其實從不理性,我們的大腦經常處於自動駕駛狀態,依習慣而採取行動,因此培養顧客的習慣,一定要從建立特有的服務流程設計入手。
【優勢三】
體驗行銷:在培養習慣之上,還有另外一個更高的層次,那就是增加顧客實體的體驗,這是目前蝦皮店到店最要提升的,許多顧客在網上披露抱怨文,就代表到蝦皮店到店的體驗遠不如便利店,若能給顧客更好的體驗,那麼將來蝦皮店到店就有更進一步反轉商業模式的機會!
三大優勢加上逐鹿社區電商一個有利的位置,可別只從現況的賺與賠,來解讀蝦皮開設店到店划算與否的問題,上述四個理由已經明確地告訴大家,這是一個正確的策略。
當然也有人好奇地問我:為什麼蝦皮店到店不開放加盟?若是開放加盟,不但布點速度可以加快,而且是現成的穩賺不賠的生意。
其實蝦皮店到店目前不開放加盟,我認為是一個理性的決策,在現有的服務費率之下,若不是自己的直營店,加盟者一定會陷入虧損之中,一家有永續經營概念的企業,都不會讓合作夥伴暴露在高風險之中。
就如7-11自100店直營後開放加盟,到700店總部都處於虧損中,但每家加盟店都賺錢,永續經營方能發展到6,000店以上的通路格局。
有加盟顧問調侃地跟我說,就是蘊釀後續有漲價空間有利可圖,所以才做直營。
我倒不單考慮賺錢賠錢,而是著眼社區電商商機,商業模式後續變動較大時,直營還是最佳選擇。
若說蝦皮店到店葫蘆裡賣什麼藥?自然是肥水不落外人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