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顏瑞田/高雄報導
高雄港政策規劃,遊艇碼頭將集中到預定年底招商的愛河灣遊艇碼頭和第三船渠,既有的亞灣碼頭和22號遊艇碼頭,將在明後年租約到期後,由港務公司收回,業界希望港務公司審慎考量,從長計議,避免業者逾億元的投資泡湯,而減少55席遊艇泊位,也將影響推動的遊艇休憩產業。
遊艇產業界近來傳出高雄港第一港口的遊艇碼頭分佈,將重新規劃,台灣港務公司發言人王派峰表示,港務公司內部確實正在進行長期性的政策評估,希望將遊艇碼頭的配置,集中在愛河灣遊艇碼頭和第三船渠。
王派峰說,現有位於21號碼頭的亞灣遊艇碼頭,是當初為了配合第一屆高雄國際遊艇展、以及亞灣發展而設立,但該處剛好對準第一港口航道,加上有湧浪問題,因此,並非是最適當的遊艇碼頭處所,反而是無風浪的第三船渠,才是最佳場址。
目前正在進行、預估今年7到8月完成的擋浪堤工程,就是愛河灣遊艇碼頭的前置作業,這個良好的遊艇碼頭位置,未來完成招商之後,規劃150到200個左右的遊艇泊位,也可提供產業使用,他表示,高雄港的遊艇碼頭配置,的確需要進行長期通盤檢討。
現有由嘉鴻公司經營的亞灣遊艇碼頭、以及嘉信經營的22號遊艇碼頭,向港務公司承租碼頭的租約,分別將在2020年9月30日、以及2021年6月9日到期,亞灣遊艇碼頭將首當其衝。
在台灣區遊艇公會理事長任內,推動遊艇休憩產業不遺餘力的嘉鴻執行長呂佳揚說,產業界為了配合政策,先後投資近2億元,興建經營亞灣遊艇碼頭,如果港務公司真的要在2020年9月租約到期後,就收回21號碼頭,可能也會涉及設備的賠償問題,希望港務公司審慎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