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張瑞益/台北報導
太陽能產業慘淡多年,隨著內需成長拉抬表現回溫,雖然今年上半年遭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但第2季下半季起營運逐漸回升,本周各廠將陸續公布8月營收,市場法人看好多數太陽能股單月營收有望優於上月表現。
太陽能廠主管表示,去年台灣太陽能模組內需就明顯回升,今年原本樂觀看待市場需求及模組價格,不過第1季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不僅下游需求凍結,連大陸原料供應都出現問題,此情況大約到5月以後才逐步改善。多家太陽能廠表示,今年5月以後大陸上游原料已正常供貨,且由於政府政策推動太陽能發電廠建置,需求面一直不是業者擔心的重點,因此多數太陽能股近二個月營收呈逐步加溫態勢。
太陽能產業第2季下半季起營運逐漸回升。聯合報系資料照![泰山國小在原本閒置的屋頂加裝了太陽能電板,108年度的發電量度數為10萬3503度,而學校同年用電量為36萬2440度,足以應付約1/3的發電量,而這些販售給台電的電力,就會轉為回饋金挹注給學校作為維修節電設備的經費。記者顏凱勗/攝影](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U2MjE1NW5ld3M,/ff55efbe2345311f_1280x720.jpg/qs/w=600&h=600&r=21995)
![泰山國小在原本閒置的屋頂加裝了太陽能電板,108年度的發電量度數為10萬3503度,而學校同年用電量為36萬2440度,足以應付約1/3的發電量,而這些販售給台電的電力,就會轉為回饋金挹注給學校作為維修節電設備的經費。記者顏凱勗/攝影](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U2MjE1NW5ld3M,/ff55efbe2345311f_1280x720.jpg/qs/w=600&h=600&r=21995)
以7月營收看,包括元昌、茂迪(6244)、達能、國碩及相關的太陽能網板廠倉和,單月營收都優於前一個月,法人認為,進入第3季後,太陽能股營運將呈現加溫,即將陸續公布的8月營收,以整體產業而言,可望優於上月表現。聯合再生是台灣最大太陽能模組廠,該公司表示,目前台灣地區電池及模組皆維持滿載,在手訂單充足,預期市場需求持續成長,計劃今年第3季持續擴產,數量仍在規劃中。
業者表示,由於台灣政策上有6.5 GW建置量目標,2025年目標為20 GW,因此內需部分受疫情影響有限,大型案場建置第2季以後也積極建設中,對台灣地區帶來成長動能,加上部分太陽能廠仍有海外出貨,下半年海外市場逐漸恢復更能帶動業績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