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作者的最新文章 賴淑惠
賴淑惠 資深新聞人、作家,著有「就靠房市躺著賺」、「房仲話術大揭密」、「小資首購術─敗犬變屋婆」等,喜歡買房子,還喜歡觀察整個房市的發展與變化,深信就算是單打獨鬥的單身小資女,只要用對方法、找到絕竅,首購也能有春天!
人氣 28347

青年購屋「積」金助攻 星國八成人有房!台灣行得通嗎?

相關關鍵字

#購屋 #年輕人 #購屋積金 #居住正義 #2023總統大選 #高房價 #多空觀點
文/賴淑惠
 
2023大選年,不只有政治上的絕對重要性,因應選情衍生的購屋政策調整,也是購屋族能否翻身的關鍵一戰!說是政策買票太沉重,但事關廣大年輕人的投票意向,內政部積極研擬的青年購屋「積」金制度,已經成為最受關注的居住正義政策之一,簡單來說,所謂的青年購屋「積」金,就是由年輕人定期儲蓄,加上政府補助,讓年輕人籌得第一桶購屋金,一圓購屋夢,消息傳出,立刻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星國推無痛成家「組屋制」 國內八成民眾可安心首購!
 
不過,根據最新的網路投票指出,有53%的民眾認為「此舉沒有幫助」,僅有33%民眾認為「此舉有所幫助」,其中,有超過六成五的民眾認為,自己的儲蓄速度「完全跟不上」房價上漲速度,至於在無父母金援的情況下,要多久才能存夠第一桶金?有27.8%的民眾認為5到10年、21.3%的民眾認為10到20年、14.1%的民眾認為20年以上,唱衰政策利多的聲音此起彼落,狠狠打臉政府助攻首購族的一番美意,多數人覺得自己看得到、吃不到,完全不買單。
 
青年購屋「積」金助攻 星國八成人有房!台灣行得通嗎?(示意圖/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八德委託賣屋的案量有稍增多跡象,部分屋主、持有者認為房市可能變差,所以想趁早脫手,多數屋主開價仍位於區域實價登錄行情上緣。圖/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但,內政部的這個新政策,並非台灣研發新創,事實上,在新加坡已經行之有年,也讓不少新加坡年輕人買到安身立命的第一間房,新加坡的成功經驗,難道不能複製到台灣嗎?新加坡這個獨步全球的「組屋制」,就是「星國版」的公「積」金制度,由政府強制規定儲蓄制度,在公民每月薪水中,由雇主提撥20%、勞工提撥17%存入公積金,用類似台灣勞退基金的方式強迫儲蓄,當作年輕人未來購買組屋的頭期款,同時該帳戶金費也包含保險、下一代教育費以及醫療費等,這個制度,讓全新加坡約八成的民眾都能無痛成家,這樣看來,深受炒房之苦的台灣,似乎也有一試空間?
 
▓困難一:星國九成土地國有政府做莊 民主台灣恐難東施效顰
 
當然,這樣的制度背後,還是必須有政府的完整配套方案,首先,在新加坡如果要購入新款組屋,則必需得要有公民身份,且要有完整家庭;至於持永久居留證的居民則只能購入二手組屋;此外,組屋類似地上權,是向政府買下長達99年的地契,且規定5年後始得轉賣,避免政府美意變成炒房漏洞。等等,發現沒?新加坡的土地政策與台灣明顯大不同!
 
一切得從新加坡政府在建國初期說起,當時,新加坡陸續購入了國內9成土地,也就是說,政府是全國最大地主,再加上「組屋制度」的介入,政府也是國內最大建商,國家穩穩地的掌握了房市幾乎九成的供給量,房價趨勢也是政府說了算,再加上新加坡是專制國家,政策可以雷厲風行,這與台灣截然不同,一般民主國家要實施這樣的鐵腕購屋政策,談何容易?
 
▓困難二:低薪地獄!台灣年輕世代「生吃都不夠 擱有通曝乾?」
 
簡單來說,就是新加坡政府說了算,但台灣的政治氛圍完全不同,所謂的公「積」金制度,就是年輕人出一點、政府再補助一點,但台灣的低薪水平,已經讓年輕人過得捉襟見肘,加上近來通膨效應不斷延燒,還有多少年輕人有餘力可以提撥這筆購屋「積」金?說白了,就是生吃都不夠,擱有通曝乾?
 
換言之,這樣的制度,最終還是幫了部分能力較佳的購屋族,在民主台灣的政治氛圍下,難免引發外界對政府用公帑劫貧濟富的疑慮,如此東施效顰的政策,恐怕無法服眾!此外,如果台灣的公「積」金只能用於購置住宅用途,等於將民間資金鎖死在不動產,這極可能影響其他投資與經濟動能,甚至有部分產業發展會受到資金排擠效應,影響所及,不得不慎!
 
▓困難三:炒房歪風春風吹又生?轉手二手組屋恐成投資客新樂園?
 
最後,就算公「積」金政策真的上路,也絕對不是萬無一失!以新加坡目前的狀況來看,包括新組屋等待時間長,以及二手組屋售價攀升,都開始成為新加坡年輕人未來購屋的隱憂,尤其,只要有人就會有炒作,根據新加坡媒體報導,當地的轉售組屋售價持續上漲,2022年第4季漲幅為2.1%,全年組屋轉售價格上漲10.3%,儘管增幅較2021年12.7%放緩,但價格仍維持上升趨勢,面臨新的組屋來不及蓋、舊的組屋又漫天喊漲的情況,新加坡政府同樣毛在燒,要如何救火?在在考驗他們「組屋制」的未來發展。
 
試想,新加坡尚且難免二手組屋會遭到哄抬,台灣有更多經驗豐富的炒房前輩,總能在政府的打房政策鑽漏洞,找到各種上下其手的套利空間,以過去的合宜住宅轉售為例,儘管限制轉售年限,還是有不少抽到的屋主,想盡辦法能賺就賺,不難想像台灣的聰明投資客,還是會把價格較低的二手組屋當工具,繼續尋找可以痛宰的肥羊,繞了一大圈,還賠上了政府的買房補貼,光想就覺得真是二百五,因此,台灣也許可以借鏡新加坡的案例,但如何因地制宜,找到最適合台灣的量身版,才是政府祭出買房利多背後最重要的功課!

好房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