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新玨羅 圖片/安德復復健專科診所提供
如果沒走進來,你可能會以為這是一間特色書店,或是藝文展覽空間。首次到訪「安德復復健專科診所」的人,不論是看診或拜會,都會對這書卷味的氛圍,還有大器抒壓的陳設與裝潢傾心。
院長曾清祥(左)為安德復復建專科診所創辦人,右為副院長林訓正
創辦人曾清祥院長打從2009年便種下台灣復健醫療的新夢想,二年後著手籌備,但為了尋找合適地點,長達半年時間,經常半夜騎著單車在台北市各區看地段、找空屋,找房的重點是坪數要達到300坪以上才能滿足他的需求。原先在承德路看上一棟老飯店,但價格未能談攏; 尋尋覓覓到最後,總算找到位於光復北路、民生東路口的一棟空屋,總坪數為330坪,目前此處租金行情落在一坪1200至2000元之間,依屋齡屋況地點而有所不同。
從外觀看,會以為這是間特色書店或藝文展覽空間
據說這兒以前是經營多年的「頂好超市」,在地人對於裝修時間長達一年、仍遲遲未開幕的新鄰居十分好奇,等到今年一月底終於掛上紫色招牌、正式試營運時,
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間復健診所。常來看診的長輩們,在掛號時與櫃檯小姐聊天提及:「我們常來這東瞧西看,都沒搞懂這裡到底會開什麼店?原來是造福我們的復健科診所,真是太好了! 」於是開業不到一年,很快地就結交了許多好朋友。
來自溫暖家庭的曾清祥,紐約大學復健醫學碩士,專長在動作控制(motor control),至今仍在新光醫院復健科任職。父母從事進口傢俱生意,唸書之餘經常幫忙運送與販售;出國留學時也肩負國外採購傢俱的責任。耳濡目染下,培養出他對裝潢細節的重視與要求,也對商業活動具有高敏銳度。
以嘴巴的創意圖案,帶出語言治療的空間
欣賞美麗的事物的他,喜歡美食、表演、甜點與旅行,他會注意一幅畫或空間的小角落,會留意到書中的一、二個文字,亦留意一件事的發展原委,而創辦安德復的靈感則來自婷娜.希莉格(Tina Seeling)《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What I Wish I Knew When I was 20》這本書的啟發。
診所位於綠意盎然的民生社區,空間設計導入大量自然光及綠意,空間包含「中風暨腦傷復健中心」、「骨科暨運動傷害復健中心」。曾醫師說明,由於國內對醫療院所的硬體要求極高,當初申請跑流程至少花了6個月以上,包括目前院內所引進的歐美日頂尖醫療儀器、內部軟硬體裝潢、租金與人事教育費用等,至今所投入的成本有數千萬元以上。
空間設計導入大量自然光,營造大器的陳設與美感
牆面引進大片綠意,讓冷冰冰的復健空間變得舒適又抒壓
一走進診所便感受到濃濃的書香味,利用樓梯設計的「階梯教室」為一開放的公共空間,也是安德復團隊的會議空間,不定期地舉辦健康講座、藝文活動及音樂會活動,並開放供社區或藝術活動使用,讓診所也成為社區鄰居休憩的公共空間。
利用樓梯設計的「階梯教室」為一開放的公共空間,不定期地舉辦健康講座、藝文活動及音樂會活動
診所使用了大量綠色的環保素材,鏡面與多功能性的規劃,讓空間運用上更多元,搭配日本前衛藝術家草間彌生的繪畫作品、與台灣藝術家的手繪創作,像家一樣的診療空間,表達了「傾聽關懷」、「靜謐舒適」、「尊重隱私」的設計概念。
採用環保素材,搭配草間彌生的繪畫作品,讓職能治療室也活潑起來
曾清祥小檔案 畢業於台灣大學復健醫學系(後更名為物理治療學系),赴美國紐約大學攻讀復健醫學碩士學位。回國創立「長興醫院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專職復健科的經營管理。目前為新光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同時是「安德復復健專科診所」院長。(安德復復健專科診所:www.e-clinic.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