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曉頤 圖╱曾美玲提供
著作豐富、感動無數心靈的詩人曾美玲,這幾年從虎尾高中教職退休,跟先生一起回到台北定居,看過許多房,也做了不少相關功課,不負所望地在台大附近買到理想住宅,坪數、房間足夠,讓兩個在台北工作與求學的寶貝女兒可以一起同住,全家團圓,曾美玲無比珍惜全家生活在一起的幸福,這是她回台北買房的最重要意義,談到這個家,她滿足地說:「我們擁有的不是豪宅,卻是幸福的家。」
曾美玲珍惜這個家的團圓意義,家族聚餐格外溫馨
不企求豪美,而注重方便性和格局,她與先生買的是位於台灣大學附近的二十多年中古屋,權狀41坪,實際35坪,三個房間,家人都能擁有自己的空間,買了四年,住得很滿意。他們透過永慶房屋的仲介看過許多間房子,最後挑中這間,主要是因格局方正、開放寬敞,住得更舒適。其實以原價而言,本來對她跟先生覺得負擔太重,經過一番協調,屋主願意降價,終以合理價格成交,一方面是幸運,一方面也是他們從挑選到議價的每個環節都很謹慎,她強調:「功課一定要做足,不要衝動。」
裝潢方面,他們找先生從事設計的學生來負責,由於彼此結識多年,亦師亦友,設計師瞭解他們的需求,並且十分細心認真,果然成果相當理想。和餐廳相通的方正寬敞客廳,進門處是橘紅色L型大沙發,設計師特地為他們搭配鮮明而不刺目、有品味而舒適的「Hermes橘」,認為其活潑休閒感適合他們夫妻的退休生活,曾美玲很喜歡這款沙發,在冬天還會鋪上溫暖的毛毯,讓愛貓鑽進被窩睡得暖呼呼。
客廳擺放顏色鮮明的「Hermes橘」沙發,牆上的四幅畫是蔣青融的作品
客廳牆上的四幅畫是蔣青融的作品,主要是先生非常欣賞,他們家中收藏了許多他的畫作。詩書世家,客廳與餐廳的牆上懸掛畫作與書法,除了蔣老師的畫,餐廳中央的牆壁上,掛著弟弟送的英國版畫家的畫《女人與花》;靠近書櫥的牆壁上,掛著她虎中學生畢業時送她的書法作品,這位現在長庚醫學系就讀的學生,曾得過全國高中組書法冠軍。
沙發旁邊是女兒的鋼琴,兩個女兒從小學琴和舞蹈,表演時的美令人神往,曾美玲說:「藝術是我家的資產,我們花了不少心力栽培女兒。」這是一個溫馨而優美、設計感巧妙的客廳,沙發上的平台空間放著書本和擺飾,半圓弧的天花板嵌著隱藏式LED燈,牆壁以淺綠和白色營造層次感,櫃子上放滿家族和女兒的照片、全家旅遊攜回的紀念品,都是曾美玲的珍寶,她笑說:「回憶甚於骨董。」
電視機旁巧妙收納,並有隱藏式LED燈
打通成一間的客、餐廳鋪著義大利大理石地磚,空間上有個很巧妙的設計:可開關置物的白色雕花屏風兼做書櫥,共兩扇,一扇坐落於鋼琴後面,等於有兩個書櫥,拉開則可當屏風,優美而富於功能性;透過靠陽台的落地窗,光線洋溢到廚房,另外還有隱藏式燈和古銅色吊燈,吊燈配合長方形的橡木餐桌,連牆壁上訂做的梧桐木板也是圓弧狀,相當費工,設計師當自己家細心打造,令他們非常動容。
活動式的透明特殊屏風用來隔離客餐廳(左);可開關置物的白色雕花屏風兼做書櫥(右)
搭配得宜的各個圓弧設計,代表的是家庭的團圓味,溫馨與現代感融合,正如先生是國文老師,曾美玲自己是英文老師,中西兼具而配搭得和諧,充滿藝術文化氣息,不同文化況味素養交織的和諧而光采。
古銅色吊燈配合長方形的橡木餐桌
曾美玲一路創作成果優異,餐廳的櫃子上格放滿她的獎牌,獎牌旁的木雕鴨裝飾是當初先生送的定情物,點滴都是回憶。藏書主要放置在他們住的主臥房裡,滿滿七層,以詩集為主,曾美玲感慨,由於空間有限,從前在虎尾的藏書只帶來五分之一。
餐廳的櫃子上格放滿曾美玲的獎牌
圓弧形設計有系列地營造於房間天花板,而空間收納性質十足,床頭上的置物櫃可以放被子、毛巾等物,甚至整面牆都是隱藏式櫃子,可以用來收納;穿衣鏡連著柚木地板,平常曾美玲會對鏡做瑜伽、柔軟操,看書著述之餘,不忘顧及放鬆與健康。
曾美玲夫妻都敦厚惜情,電腦上的畫作出於已故詩人畫家王祿松之手,她殷殷惦記自己當初出版第一本詩集《船歌》,原本是希望用這位前輩的題字當封面,想不到他還特地裱框贈畫,她把這幅畫懸掛,不但是紀念畫家,意義還在於她說的:「永遠記住別人對我的好。」這個溫馨的居家空間,最令人徘徊的正是淳美的情感,除了設計的優勢和藝術文化氣息,真正充滿幸福感。
曾美玲書寫創作的角落
北一女中、師大英語系。畢業後返回故鄉虎尾高中任教,2011年退休,現專心創作。作品曾獲師大新詩優選獎與童詩優選獎、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彭邦楨紀念詩獎創作獎、詩歌藝術學會創作獎。著有詩集《船歌》、《囚禁的陽光》、《曾美玲短詩選》、《午後淡水紅樓小坐》、《終於找到回家的心》,最新詩集《相對論一百》為2015年7月由書林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