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北門站 搭車能看百年文物
記者高詩琴/台北報導
知道日本人在台灣日治時期時喝什麼酒嗎?今年底將通車的台北捷運松山線有個車站很特別,由於該站站址與清代機器局重疊,考古團隊從挖出的文物發現,儘管當時台灣已有麥酒(啤酒)廠,鐵道部員工仍喜歡從日本進口酒來喝。
這些文物與標本成為北門站最好的公共藝術材料,也是現在台北捷運唯一使用原址文化資產來活化裝飾的車站。北門站打造12個展示坑,帶領乘客穿越時空,回到百年前的清朝、日治時代。
台北市議會交通委員會議員秦慧珠、王鴻薇、陳彥伯等昨前往松山線北門站考察。北市捷運局長蔡輝昇預計,九月會舉辦松山線初勘。
捷運局中工處表示,北門站是松山線第一站,車站設有地下廊道,可聯結桃園機場捷運線。由於車站站址與清代機器局東部3分之1重疊,施工時請來考古團隊挖掘,加上裝置約費時4年。
負責考古展示與遺構施作的團隊顧問劉俊昱表示,清代機器局是劉銘傳時代設置的武器製造廠,日治時代用途陸續轉變為軍器局、鐵道部、鐵道部員工宿舍,最後成為鐵路局員工宿舍,一路見證台鐵現代化過程。
中工處表示,多數捷運站的公共藝術都是裝飾在牆上,但北門站很特別,因挖出來的磚石及文物標本太多,牆面放不下,特別在車站連通層地面上挖了12個大坑。文物依主題一一分別放置,展示坑上也加上強化玻璃,可供行人走過。配合一旁解說牌,車站就像小型博物館,「未來乘客走過去,一定會花很多時間」。
中工處指出,12個坑的主題分別是考古介紹、近現代遺物、四進衙門結構、清代紅磚水道、機器局東牆、日治時期排水溝、尋找德國技師畢第蘭等。其中最具民生風貌的就是「近現代遺物」坑,展示了陶瓷、玻璃器等當時的生活器具。
劉俊昱表示,從出土的玻璃器可發現,儘管當時台灣已有高砂麥酒廠,卻未看到高砂麥酒廠的玻璃瓶,反而是大日本麥酒的玻璃瓶。他推估,當時日本員工生活水準相當高,堅持要從日本進口酒來喝。
團隊助理黃筱倢說,此外還可以看到墨水瓶、藥瓶與飲料瓶等。有趣的是,找到的樂敦眼藥水瓶,外型是現在少有的玻璃細長器皿,是靠拓印上面的商標,才發現是樂敦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