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弘逸、徐如宜/高雄報導
高雄市38個行政區有9區缺兒科診所,醫療資源不均成隱憂,市議員接獲家長陳情,指幼童深夜身體不適,就近無兒科夜診可求助,歷經2次轉診舟車勞頓,過程煎熬。北高雄兒科夜診量能不足,高雄市政府衛生局表示,已和醫院商討特聘兒科醫師補人力缺口,仍在興建的高醫大附設岡山醫院也將強化兒科急診服務。
住岡山區36歲王姓少婦育有2子,前年某天夜晚,當時3歲的兒子吃糖果不慎噎到,王女抱著孩子,由丈夫開車直奔高雄市立岡山醫院掛急診,到院時,又無專科醫師及相關儀器可立即處理,只好轉往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求助。
![高雄桃源區無兒科醫師資源,若山上孩童要看診,家長需開車1小時以上,才能找到診所或醫院。圖/中時資料照](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zA1MzAxMm5ld3M,/02c622e9a9d2116b_1280x720.jpg/qs/w=600&h=600&r=16888)
奔波過程中,一家人心情驚慌,所幸治療後沒大礙,回想這段經歷仍心有餘悸,因此向民代陳情,盼能改變偏鄉地區兒科醫療資源匱乏困境。
市議員黃秋瑛說,在高雄兒科專科241家醫療機構中,總計有581名兒科醫師,分布在全市29個區,旗津、田寮、永安、彌陀、六龜、甲仙、內門、茂林、桃源等9個行政區無兒科醫師,桃源區孩子前往最近的兒科診所,下山至少1小時車程。
黃秋媖舉例,楠梓以北地區約有7萬多名孩童,若深夜發生急重症必須往義大、旗山或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路程動輒半小時以上,常讓家長急如熱鍋上螞蟻。
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育直言,現況是偏鄉家醫科醫師取代部分兒科醫師功能,加上健保對兒科給付較少,還有少子化等因素,讓孩童人口少的行政區,不易撐起兒科市場,建議透過國家力量從根本解決。
「兒科醫師是不患寡、患不均!」王宏育說,市區不缺兒科醫師,偏鄉卻面臨兒醫人力荒,多數醫院無法保障兒科醫師月薪,加上孩童用藥與成人不同,精準磨劑、調劑是大支出,在看診人數較少的偏鄉,幾乎不敷經營成本。
衛生局表示,市立岡山醫院一度有特聘負責夜診兒科醫師,近期該名醫師離職,院方會盡快召聘補實人力,衛生局也和興建中的高醫大附設岡山醫院討論,未來急診醫療團隊會著重兒科服務,填補醫療資源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