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特派員王玉燕/廣西梧州報導
早上6點,梧州市民黃君達拎著工具組,到門外的小花園打理他心愛的花花草草,開始一天的生活。除草、澆水、修剪枝葉,每天花上四個小時妝扮花園,已成為黃君達退休後日常生活最重要的組成部份。到了傍晚,他會和三五鄰居、好友在花園中喝茶、聊天,享受一天的成果。
梧州推動立體綠化,民眾熱烈響應。(廣西梧州傳真)
雞冠花、楊桃、茉莉花、南天竹,上百個品種的花卉苗木與錯落有致的假山奇石,還有別出心裁的小溪與精緻的小水車,讓這個300平方米的小花園有了一絲江南園林的味道。光看這些描述與照片,很多人會以為此處是某個大富之家的私人花園。事實上,黃君達只是一個熱愛園藝的普通工人,鄰里共享的小花園,是梧州眾多屋頂綠化的一部份。
從梧州城外的制高點白鶴崗遠眺,碧綠與鵝黃的桂江、潯江環繞城市,並在城外交匯。而在城市中,街道密植的樹木,與樓宇上星星點點的屋頂綠化、牆體綠化,讓這座城市充滿自然的氣息。
梧州市市政管理局局長梁冰介紹,從2009年梧州推動園林城市建設以來,現在的梧州已經是「一城綠色四季花、道路綠化連成網、公園綠珠綴滿城、立體綠化顯特色」的城市綠化網路體系,實現了城在林中、林在城裡、人在山水園林中的目標。
梁冰說,梧州屬於典型的山水城市,土地資源有限,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各類綠地,將綠植和城市各類建築、市政基礎設施融合。如立體綠化,就是充分利用地形特點,通過屋頂綠化和牆體綠化等,打造特有的立體綠化景觀。
在梧州,為提升城市的「綠量」,2009年以來,當地實施了環城山體建設工程和城市綠化美化工程,共種植植物500多萬株,在梧州周邊山體、外環路、城市主幹次道的綠地增種大量喬木,一條條綠色廊道已經形成;林蔭停車場、生態型廣場、居住小區、單位院綠地等,都最大限度地增種喬木提高「綠量」,市區新增樹木約80多萬株。
梁冰說,在屋頂綠化的部份,此前是居民自發地利用屋頂、陽台等,現在政府積極推動,鼓勵居民對屋頂、牆體進行綠化,並提供技術指導與部份補助。
據介紹,2009~2012年,梧州在綠色生態建設領域共投入資金24.5億元人民幣。目前,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1338.63公頃,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指標分別達到36.18%、34.27%和8.44平方米。梁冰說,現在去梧州看一看,新興一路仁面挺拔,文瀾路榕樹濃蔭,北山路紫荊花開,喬、灌、花、草有機搭配,形成了一路一景,一街一品的道路綠化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