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戴瑞瑤/台北報導
金管會宣布實支實付醫療險改革方向,即會以損失分攤落實損害填補原則,由於理賠金額可能下降,市場已開始醞釀現有保單搶購潮,業務員「一早LINE就回不完」,也有壽險公司進件爆量,已通知保經代通路核保速度會「較慢」。
據保經業者盤點,目前市場實支實付醫療險有接受「副本理賠」的壽險公司約七家,但能夠接受當「第三家」的壽險公司,就只剩下三家。
金管會推動實支實付醫療險大改革,將會落實核保通報機制及實際醫療費用損失分攤,雖還未訂出時間表,也強調不會溯及既往,但現有保單停售效應已然發酵,許多業務員一早就收到保戶訊息,很多詢問自己現有保單會不會受影響,亦有人要搶著幫小孩與家人買更多張,要求業務員趕緊送單。
市場人士表示,這次應不至於出現當年防疫險的搶購盛況,主因有二,一是現有實支實付醫療險本來就有投保張數限制,每人只能買「3+1」張,也就是可以有三張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加一張自負額實支實付,有的保戶三張額度已滿,不能再買。
二是實支實付從2022年以來至少有兩波停售潮,2023年下半年也有兩張「CP值」高的實支實付險宣布停售,現在市面上現售保單,多是已經歷過改版後,費率可能已調漲過,或是在理賠上有縮限,「該買的在去年那波應該都買了」。
據盤點,目前市場上包含中國人壽(2024年更名為凱基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台新人壽、遠雄人壽、台銀人壽、保誠人壽等,都還有實支實付醫療險可接受「副本理賠」,但大部分的壽險公司只接受當「第二家」,即已有二張實支者,不再受理。
若保戶已投保一張正本理賠的實支實付醫療險,要投保第二張時有告知保險公司,這種可作「第二家」的保險公司仍會核保通過,若是前面已投保二家,是買第三張實支,就不會核保。
目前市面上銷售較好的實支實付險,除具有副本理賠外,因應高齡化社會,最高續保到84~85歲的保單也賣得很好,在改革消息傳出後,可接受當「第三家」的壽險公司保單進件量則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