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60

救救孩子!在校被霸凌三大警訊 身為家長的你應多注意

#居家 #高中 #校園霸凌 #權力不對等 #台中市
聯合報記者沈能元、許政榆/台北報導
 
台中市某高中發生校園霸凌事件,主要是在雙方不對等的情況下發生,意即被害者與加害者在權力不對等下,如加害者可能是是老師等,讓被害人重複遭受言語或身體的直接或間接傷害。專家表示,孩子在校園遭遇霸凌,往往回家也不會把在學校發生的事和爸媽說,但爸媽可從孩子服裝穿著、生活作息或飲食改變等都是警訊,家長們應多關心,阻止悲劇發生。
 
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理事長、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實務領域師資的張自強說,教育部將霸凌分為五類,包括肢體、關係、言語、網路及反擊霸凌,其中言語霸凌最為常見,包括辱罵、誹謗、謠言、嘲笑、騷擾、威脅等。
 
台中市某高中發生校園霸凌事件,主要是在雙方不對等的情況下發生。示意圖,與本新聞無涉/記者許正宏攝影
疫情北緩南升,台北市長柯文哲考量學生已陸續打疫苗,高中職以下學校昨起恢復實體上課。記者許正宏/攝影
 
張自強指出,當孩子在校遭受言語或肢體霸凌時,有些學生會將責任反諸於己,認為是自己抗壓力不足,但每個人對言語霸凌的接受度和感受不同,若學生因此產生的焦慮或壓力時,則應該勇敢向師長或親友求救,不要因羞於開口讓負面情緒不斷滋生而造成遺憾。
 
張自強說,如果孩子不想以口語表達,家長可用通訊軟體、臉書等方式溝通,或向同學瞭解孩子的心中世界,適時提供協助和陪伴,讓兒女知道身邊永遠有人在支持著他。同時維持好與學校的親師關係,適時地透過學生、家長和學校師長們的合作與關心,共同防範校園霸凌的發生。
 
當家長被學校告知孩子因故被懲罰時,除了要向學校積極了解實情外,也要聽聽孩子的想法,必要時也可以透過其他同學了解的真實狀況,避免第一時間誤判實情,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張自強提醒,學校更應該積極的防範校園霸凌的事件發生,若有學生檢舉或是發現可能有霸凌事件時,除了應該立即介入了解原因及輔導學生外,更應積極防範類似事情發生,必要時應通報並透過專家介入處理,切勿因自覺無力改變而無作為,造成讓人遺憾事情。
 
若學生在校發生被霸凌的情形,可直接向導師、家長反映或向學校投訴信箱投訴,若是被師長霸凌擔心學校處置不公,則可以向教育部24小時專線1953投訴,若涉及違法行為可以直接向警方求助。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