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126

試管嬰兒補助生出上萬名 掌握好孕4階段催生龍寶寶

#居家 #試管嬰兒 #生育
聯合報記者許政榆/台北報導
 
我國少子化問題嚴重,去年新生兒僅13.89萬人,相較前一年再少1.49萬人,再創歷史新低,而出生率持續下探,晚婚晚育成趨勢之一,然而生殖能力會隨年齡退化,衛福部國健署為減輕國人不孕症治療的經濟負擔,自2021年7月起擴大試管嬰兒補助對象至所有不孕夫妻,國健署長吳昭軍透露,目前已協助破萬名新生兒誕生。
 
吳昭軍表示,為讓無法自然懷孕的夫妻受孕,減輕經濟負擔,國健署自2021年7月起提供人工生殖補助,至今已生產超過1萬名新生兒,現在每個月持續有3千多對夫妻申請。參與人工生殖機構從起初92家,也即將成長到100家,提高民眾可近性,此外也補助孕婦產檢次數從10次提高到14次,超音波從1次提高至3次,且加入貧血篩檢、妊娠糖尿病篩檢,讓懷孕媽媽與胎兒獲得更完整照護。
 
台灣生殖醫學會與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攜手舉辦《讓好4發生,龍年迎好孕》不孕症衛教記者會。圖/醫學會提供
台灣生殖醫學會與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攜手舉辦《讓好4發生,龍年迎好孕》不孕症衛教記者會。圖/醫學會提供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陳思原表示,政府提供人工生殖補助後,門診明顯看到民眾更勇於接受治療,不少年輕30多歲的年輕媽媽也成功受孕,也因為解決經濟負擔,民眾不再像以往想要一次植入多個胚胎,現在大多選擇植入單一胚胎,也減少生雙胞胎機率,提高生產安全性,也較少卵巢過度刺激症發生,不過期許國健署能進一步評估,針對高齡婦女的補助次數可以再提高,現有補助次數不太夠用。
 
台灣生殖醫學會秘書長暨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黃楚珺表示,除了政府補助孕前健康檢查,不論男女性也可以在醫囑建議下進行基因監測,而女性可進行卵巢功能檢測、男性可做精液檢查。部分縣市例如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嘉義等,市府有額外提供婚後孕前健康檢查補助,檢測自身是否有地中海型貧血、甲狀腺異常及糖尿病等,促進母嬰健康。
 
黃楚珺表示,人類有2萬多個基因,傳統檢測遺傳基因項目並不多,僅包括肌肉萎縮症、X染色體脆折症等,隨著醫學進步,現在已經測出300個基因,包括寶寶出生耳聾、聽力損傷或是龐貝氏症、半乳糖血症等,都可以在備孕前先檢測出,不必等到生下後才發現寶寶問題。若本身是隱性帶原者,亦可選擇人工生殖胚胎檢測,降低遺傳疾病發生。
 
而進入不孕症療程的民眾,黃楚珺表示,根據調查,有57%對於施打排卵針的過程有疑慮,有55%認為每天施打排卵針影響日常生活,45%認為自己曾注射失誤。由於許多女性害怕天天打排卵針,或影響到生活作息安排,近年也有新型長效排卵針,民眾可依據自身需求與醫師討論療程。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暨馬偕醫院高危險妊娠科主任陳震宇提醒,產後照護一樣重要,產後6至8周左右,產婦子宮會進入恢復期,非常需要細心觀察與照顧。除了子宮需要長時間恢復,如果孕期曾經發生妊娠糖尿病或高血壓,血糖與心肺功能最好能有長期性追蹤,哺育母乳媽媽們,也常會有乳腺炎或傷口感染等困擾。而產後憂鬱症也經常困擾媽媽們,心理上非常需要強力支持。
 
台灣生殖醫學會與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趁著明年龍年即將到來,攜手呼籲民眾重視「婚後孕前檢查、受孕期間、孕期產檢、產後照護」四大階段,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陳美州表示,少子化是國安問題,相較歐洲、澳洲、日本等國家皆有開放網站供醫療機構登錄接受人工生殖民眾的資訊,包括接受哪些產前檢測、是否增加懷孕機率、施作費用等,建議我國比照完善登錄系統,避免發生選擇性揭露問題。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