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煜婷、蔡靜紋/台北報導
馬英九總統指示加強投資公共建設,為今年三大經濟工作重點之一,壽險公會理事長許舒博昨(15)日表示,惟有透過債權、股權分割的公共建設證券化,才能反映真正的經濟成本及政府補助價值。
壽險公會理事長許舒博表示,惟有透過債權、股權分割的公共建設證券化,才能反映真正的經濟成本。(圖/好房資料中心)
🚄3分鐘就能到家!捷運便利宅立刻看!🎍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公園 X 雙捷運 X 高坪效』通勤族購屋立即看>>
🏠成大第一排,千坪綠意宅,22-34坪搶先看>>
他進一步說明,債券以市場利率發行,反映市場經濟成本承擔建設的信用風險,而股權則可反映政府補助價值並承擔建設的投資成果。
許舒博表示,國家舉債的利息成本最低,但有上限,若國債過度增加,將扭曲國家福利政策,影響下一代福祉;此外,國有銀行貸出資金較民間低,也是變相轉移真正成本給股東,因此國家舉債及透過國有銀行貸款,將使公共建設成本無法反映真實經濟價值,而使資源分配不公,無法有效利用。
許舒博強調,國內專業機構投資人參與公共建設的股權投資意願低,但對公共建設債券市場有高度興趣。因為股權投資等直接投資模式的獲利有限、但損失無限,在獲利與風險不對等的情形下,民間參與意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