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林周義/綜合報導
醫院急診壅塞未解,護理師出走,工會直言不是缺錢那麼簡單,健保總額之下,如全力開放病床、收治大量病人,單位給付額會被稀釋,關床反而更賺,喊「沒錢」是醫院資方最常見的話術,應讓健保給付加入醫療品質、病人滿意度指標;對於健保宣布每年加碼30億救急診,有醫師稱是「挖東牆補西牆」,健保署則回應下周討論。
日前健保署公布加碼30億調升給付,醫師YouTuber蒼藍鴿開酸,總額制之下,有單位給付提升,其他單位給付就會下降,是挖東牆補西牆。健保署回應,健保調整有一定程序,不是馬上說如何就是如何,下周還會開會凝聚共識。
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創辦人梁秀眉分享,友人近日半夜掛急診,急診室比夜市熱鬧,護理師明顯疲憊。幾小時後,正好看到救護車送來車禍病人,護理師冷冷地說,「坐輪椅就好,床要留給那位呼吸不過來、可能要急救的病人」。
許多人認為護理師離職潮引發關床,會讓醫院營運困難,但梁秀眉直言,醫院關床可能賺更多,不論病人多滿,健保的「餅」就是這麼大。如全力開放病床、收治大量病人,單位給付額卻會被稀釋。
梁秀眉說,她從事工會運動十年,深知喊「沒錢」醫院資方最常見的話術。關床賺錢是利益結構驅動的結果,而護理師被壓榨、病人被犧牲是體制問題,不是單純缺錢。破解之道是讓健保給付加入醫療品質、病人滿意度指標,政府也別只是撥款給醫院,否則錢進的是醫院口袋,提升護理師待遇,才能減少人力流失。
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則批評衛福部未實質解決問題,呼籲檢討健保制度,提高第一線人員待遇,對於醫院總騙「不賺錢」,應出面協調解決,另要讓三班護病比入法,裁罰違法醫院,杜絕跨科亂象。
原文出處 【護理工會:關床更賺 喊沒錢是話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