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群益證券率先喊出第4季台股指數上看24,500點之後,隨著台積電(2330)法說釋出亮麗財報及展望,法人對台股後市更趨樂觀,預期最高可挑戰25,000點,再創歷史新高。
🚄3分鐘就能到家!捷運便利宅立刻看!🎍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公園 X 雙捷運 X 高坪效』通勤族購屋立即看>>
🏠成大第一排,千坪綠意宅,22-34坪搶先看>>

不過,在繼續締造歷史新高紀錄之前,台股仍面臨三變數。首先就是11月初的美國大選,本次民主黨、共和黨兩黨候選人民調互有高下,過去一段時間,在市場不時引起川普交易、賀錦麗交易,造成市場部分波動。不過,最近民調顯示,川普當選機率愈來愈高,對地緣政治、經濟及股市的全面衝擊仍待評估。
第二個變數則是排擠效應。以台股來說,資金重回電子股,固然有利於推動大盤指數上攻,但在加權指數攻上波段高點時,櫃買指數上周卻下跌0.2%,本月來的漲幅只剩下0.09%。另外,16檔千金股中,僅台積電及聯發科(2454)上周收紅,資金出現集中少數個股的現象。
另一個可能的資金排擠現象,是大陸股市跌深反彈,受惠於眾多利多政策加持。如果陸股持續吸引國際資金流入,從資金配置角度來看,可能影響資金回流台股的速度,不過這影響短期仍不會明顯。
第三則是急漲後獲利回吐的壓力大,不論是美股或台股。尤其台股加權指數與費城半導體指數高度連動,今年以來,台股已大漲30.9%,但費城半導體指數只漲24.7%,兩者差距大。如果沒有進一步利多支撐,台股將面臨獲利了結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