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朱曼寧/台北報導
打炒房發酵,今年上半年豪宅市場大幅降溫。據市調機構統計實價登錄,今年上半年六都暨新竹縣市豪宅交易量共728筆,較去年同期減少59.9%。
觀察六都暨新竹各縣市豪宅交易表現,以台中年減68.8%、台北年減66.3%最為慘烈,反觀新竹縣市則是逆勢突圍,交易量仍有9.6%年成長。房價上,全台豪宅略微上漲0.3%,各縣市除台北市及台南上漲14.9%、0.9%外,其餘均呈現走跌情況。
根據央行現行定義,台北市7,000萬元、新北市6,000萬元、其他地區4,000萬元以上即視為豪宅。591房屋交易網新聞公關組副主任畢務潔分析,豪宅因高總價、高單價等產品特性,對市場風吹草動相當敏感,而去年下半年開始,房市一路受央行升息、《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衝擊,不僅澆熄房市動能,豪宅買氣亦隨之冷卻。
以台中市來說,去年上半年仍有600筆交易,今年則直接腰斬至不足200筆,跌幅68.8%為各縣市爐主,主要有兩大原因,第一,央行對豪宅祭出限貸令,近十年來都未隨通膨做調整,建商在設計產品上,就會為了銷售而規避總價門檻,因此會修正產品路線,讓豪宅新案也愈來愈少,再來,近期全球總經情勢不佳,也讓不少高資產族群出手保守。
首都台北市同樣也是衰退福度較大,從去年514筆,下降至173筆,量縮66.3%,不過北市因挾著地段優勢,加上通膨與營建成本支撐,即便當前買氣下探,價格仍能易漲難跌,平均成交總價高達1.12億元,年漲幅逾一成,在各縣市最高。
反觀新竹則是唯一「價跌量漲」的地區,業者指出,受打炒房影響,實際上新竹買氣同樣冷淡,僅是因這兩年本地房價一路衝高,帶動成交行情跨越豪宅門檻所致。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補充,在過去這波房市多頭下,豪宅房價雨露均霑頻創新高,但隨著激情褪去,各地豪宅行情回歸基本面,加上打炒房政策祭出私法人購屋許可,攪亂打算以法人名義購入豪宅的買方盤算,短期交易勢必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