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林琮恩/綜合報導
剴剴案讓政府重新檢視收出養制度,以及保母評鑑查核機制,但剴剴案後持續爆發保母或托育人員虐童事件,兒童權益促進協會27號召團體上凱道,高喊政府應成立「兒少權益辦公室」,並且整合各縣市的育兒補助、強化收養制度、落實司法改革等,兒權會創會理事長王薇君直言「剴剴是在政府體系中死亡的」,衛福部回應,已著手檢視現行制度。
兒權會27日於凱道舉行「保護兒童我願意 終結兒虐 陽光再現」集會活動,不少民眾自發性帶著孩子參與集會活動,民眾高舉「嚴懲兇手」、「為剴剴伸張正義」、「虐殺兒童 必處死刑」、「虐兒=謀殺」等標語。
兒權會在凱道舉行「保護兒童我願意 終結兒虐陽光再現」活動,許多家長帶著小孩到場,呼籲政府重視兒童權益。記者余承翰/攝影
王薇君表示,剴剴案從台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到兒福聯盟全都失靈,才會造成憾事,「我有眼睛以來沒見過這麼誇張的事」;現行兒童少年保護業務分散於衛福部、教育部、警政署、法務部,行政院應成立兒少權益辦公室,避免地方、中央政府資訊斷鏈,同時制定警政與社政共同工作架構與指引。
兒權會呼籲政府提升育兒補助,各縣市提供的育兒補助各有不同,衛福部應該出手整合,提升幼兒福利補助,讓家長能有依靠幫助增加生養機會,並改善保母訪視制度,以不約訪、視訊方式,保護孩子及社工。
「政府應強化出養兒童法源及制度」,王薇君表示,送出養安置機構法源及制度,需通盤全面檢視,以兒童最佳利益為優先考量,同時成立共用資料庫,以個案為中心,強化網絡協作橫向溝通;另,兒虐事件在法規定義上應該優化,並加重刑責。
衛福部社家署長簡慧娟表示,剴剴案發生後已檢討收出養規定,協調地方政府與社安網配合,出養前需進行必要性評估;今年初也已提升托育補助,家外送托提高補助從每月8千5百元提高至1萬3千元;視訊訪視等建議,因涉及個案評估,應由社工依實際狀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