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30

財富集中有多嚴重?

#財富 #台灣 #資產 #主計總處 #家庭財富分配 #理財
工商時報/文/于國欽
 
台灣財富有過度集中嗎?有錢人資產配置有變化嗎?主計總處近期所發布的民國110年家庭財富分配統計,提供了若干蛛絲馬跡,拿來與前一次也就是民國80年相比,會發現變化甚大。
 
第一、有錢人的資產配置裡,股票、存款、現金及共同基金占比急速升高:有錢人,這裡指的是家庭財富(資產淨值)名列前20%者,他們的現金、股票、存款及共同基金這類金融性資產,占他們財富的58%,民國80年還不到30%,顯示有錢人愈來愈偏好金融資產。
 
主計總處近期所發布的民國110年家庭財富分配統計,提供了若干蛛絲馬跡,拿來與前一次也就是民國80年相比,會發現變化甚大。圖/中時資料照片

主計總處29日公布「110年家庭財富分配統計」顯示,前20%富有家庭資產淨值(資產減負債)是後20%的66.9倍,比80年的16.8倍大增。圖∕本報資料照片
 
第二、房地產占有錢人的資產比重,明顯降低:房地產雖也是有錢人持有的重要資產,然而在前20%有錢人的資產配置裡,已由民國80年的60%降至如今的29%,近年有錢人之所以有錢,主要是來自股票等金融資產,而非房地產,這個變化,由30年間有錢人金融性資產膨脹逾7倍,房地產成長不到1倍,即可明白。
 
房價飆 窮人債務膨脹
 
第三、有錢人負債比例降低,窮人負債劇增:影響家庭財富(資產減負債)的另一因素是負債,110年有錢人的負債相對是低的,只占其財富的4.5%,遠低於80年的7.5%,反映如今的有錢人囊括了更多的資產,卻只借少少的債,相反的,後20%較窮的家庭,平均每戶債務高達405萬元,比80年的24萬元膨脹了16倍,近20年的房價飆漲,以致房貸沉重,難辭其咎。
 
第四、股票、存款、現金及共同基金逾7成集中於前20%有錢家庭:家庭部門所持有的股票、存款、現金及共同基金於110年達69兆,其中77%由前20%的有錢家庭所持有,同一比重於民國80年僅47%,這說明隨著自由經濟的持續發展,這些金融性資產集中程度,日趨嚴重。
 
第五、房地產總值逾5成集中於前20%有錢家庭:110年家庭部門的房地產總值約50兆元,有53%集中於前20%富有家庭,這個集中程度不若金融資產這麼高,惟相較於民國80年,也略有提高。
 
第六、全體家庭負債逾三分之一落在後20%的貧窮家庭:110年家庭部門總負債約20兆,有錢人的負債只占21%,低於民國80年的34%,如今有錢人的債務壓力緩和許多。反觀落在後20%的家庭負債占比於110年達到37%,資產集中於富人,負債集中於窮人,貧富差距怎能不擴大?
 
第七、家庭部門財富逾6成集中於前20%家庭:家庭部門的財富(資產淨值)是由房地產、金融資產、家庭設備及負債構成,加總之後,110年家庭部門財富近150兆,前20%家庭分享了62.7%,遠高於80年的49.7%,財富集中程度已更上層樓。
 
財富集中 造成經濟問題
 
財富過度集中,不只是社會問題,也是經濟問題,經濟史學家福克納(H.U.Faulkner)指出財富過度集中是研究1930年美國大蕭條所不可忽略的要素,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也認為財富分配不均的擴大將導致金融體系不穩,2008年金融海嘯與美國財富過度集中息息相關。以此而言,台灣也要小心了。
 
小檔案 「財富集中程度」是以全體家庭的財富做分母,分子可以選前10%、前5%或前1%有錢家庭所持有的財富,兩者相除即有錢家庭「持有全體財富的比重」,比重愈高代表集中程度愈嚴重,110年台灣只發布到前20%,沒有前5%、1%,因此只能看前20%的財富集中情況。
 
小檔案 資產配置是以「該族群」的資產為100,去觀察房地產、金融性資產、家庭設備、負債的分配情形,而財富集中程度則是以「該項資產」全體家庭總值為100,去觀察這項資產分布於貧窮家庭、中產家庭、有錢家庭的比例。文及表格所列的金融性資產,不含人壽保險及退休準備金。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