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朱冠諭/桃園報導
桃園市交通局已設置844座公車智慧站牌,民進黨議員黃家齊昨質詢表示,不少民眾發現客運業者官網、智慧站牌和手機App顯示的公車到站時間不同調,害人浪費時間又遲到;交通局表示,預估到站時間易受塞車影響,將加強機動校正改善。
桃園客運則說,發車時刻表會先輸入系統,系統再根據實際行車狀況調整到站時間;有些民眾使用的App可能不是由官方開發,又沒介接到交通局系統更新,才導致時間和智慧站牌不同。
民眾反映,桃園市公車智慧站牌時間誤差達40分鐘,「根本不智慧」。記者朱冠諭/攝影
![民眾反映,桃園市公車智慧站牌時間誤差達40分鐘,「根本不智慧」。記者朱冠諭/攝影](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k4MjIzNm5ld3M,/57a618332534e9d1_1280x960.jpg)
「民眾到底該看哪一個?」黃家齊說,民眾依客運官網時刻表到站等車,智慧站牌卻顯示還要等40分鐘,「根本不智慧」,就連手機App的到站時間也不同,過於混亂;桃園市區多處正進行重大交通工程,塞車變成常態,公車作為主要疏導工具,應減少時刻誤差。
桃園推動智慧型公車站牌建置已久,由站牌提供即時公車資訊,讓公車族掌握到站時間,減少久候不到、難等或班次擁擠等狀況。
交通局表示,目前站牌準確率介於80%至85%,但到站時間會受到路況及號誌停等影響;如果是公車業者延誤發車或未發車,民眾檢舉經查屬實,就會開罰2000至3000元;交通局每月由系統自動稽核公車路線準點率,也針對未準點班次要求業者說明及改善。
交通局公共運輸科長陳家緯說,公車動態系統每30秒更新1次,資料傳輸有30秒至1分鐘的落差,但不致有網站、站牌、手機App不一致的問題,會再詳細檢查。
陳家緯表示,公車預估到站時間和實際情況不同有2個狀況,第1是公車在路上塞車,動態系統透過GPS定位,研判公車會延後到站;另一個是公車業者脫班或漏班,系統發現長達10分鐘以上沒有發車,就會直接顯示下一班車的到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