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立雅/光復報導
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濕地最大的「拉告」魚池昨天落成,由撒巴勒奧文化產業發展協會成員花了10天時間打造而成,等魚群進駐長大後,就可以把魚抓起來了。
馬太鞍濕地使用天然的木材製作魚群的家,族人分工合作,花了10天才做好。 記者邱立雅/攝影
撒巴勒奧文化產業發展協會成員昨天下午分工合作,打造水中社區,吸引魚蝦進駐,有人把麻竹節砍出一個個洞,有人把竹紮放到水裡排好,變成魚蝦的家,最後還邀請長老把竹子覆蓋在上面,保護魚蝦不被外力侵襲干擾。
「拉告」是魚池的意思,協會成員說,現在有業者用塑膠管來搭建拉告,但真正傳統的是用九芎木、水苧麻的枝綑成一把把丟入水裡,因樹皮會爛,可以當魚蝦的食物,天然又環保;魚蝦們安心住下後,等到3個月長大,就可抓起來吃。
這次蓋的拉告「25步長、8步寬」,約25坪大,共放有3排「魚社區」,是目前馬太鞍濕地最大的拉告。昨天已經有小魚迫不及待「入住」新厝,讓協會成員們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