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蘭/雲林報導
曾是遠東第一長橋的西螺大橋昨舉行通車60周年慶,處於半除役狀態的大橋本身就是藝術品,昨起封橋10天作為雕塑品伸展台,不少民眾攜家帶眷漫步感受紅橋魅力,近距離欣賞濁水溪。
走紅橋 看展覽昨日西螺大橋通車60周年慶,封橋作為雕塑品的伸展台,不少民眾昨攜家帶眷出遊,走完1趟要2公里。(記者周麗蘭/攝影)
西螺大橋全長1939公尺,從興建到完工相隔15年,民國26年(昭和12年),日本人以4年時間興建32座橋墩,因二戰爆發而停工;戰後濁水溪兩岸人民極力奔走倡議續建,40年獲得美國金援修築橋身,於42年1月間通車。
去年部分鋼樑鏽蝕嚴重,公路總局花1整年時間替換鋼樑、上漆,今年5月才通車。西螺鎮公所陳列20公尺長、800人慶祝通車的放大舊照片,舉行大橋雕塑藝術聯展,有楊英風、王秀杞等人雕塑,並展出許禮憲以舊橋鋼骨創作的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