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趙宥寧/台北報導
教育部今天發函通知各地方教育局處,有關滿5歲至17歲兒童及青少年接種BNT疫苗相關事宜。其中,滿5歲至11歲兒童基礎劑,請各地方政府及學校協助調查校園集中意願,提供家長評估及意願書,並視5月2日開始接種莫德納的量能統籌規劃排程;12至17歲追加劑接種則比照基礎劑方式回收接種意願。
教育部表示,有關兒童及青少年接種BNT疫苗作業,請地方政府與轄區衛生所從5月25日起逐序推動,但建議以5至11歲為優先推動,其後再依量能安排12至17歲青少年追加劑接種。
教育部表示,將推動5至11歲兒童接種BNT疫苗基礎劑,另依據疫苗接種後監測相關數據,建議兩劑間隔為12周。另為了加強青少年的保護力,建議完成基礎劑且無嚴重不良反應的12至17歲青少年族群,與最後一劑基礎劑接種後間隔至少5個月(150天)後接種追加劑。
針對滿5歲至11歲兒童基礎劑接種,教育部說明,請各地方政府及學校協助調查校園集中意願,提供家長評估及意願書,由學校收回並彙整統計意願人數,同時提供轄區衛生單位造冊,後續接種期程,請視5月2日開始接種莫德納的量能統籌規劃排程。滿五歲為入小學的兒童,則由地方政府協調安排至合約醫療院所接種。
另針對12至17歲青少年接種追加際,教育部表示,將比照基礎劑的調查意願模式,也請地方政府及學校先行搜集接種意願,請家長詳細填寫各項畢業欄位資訊後,由學校收回並彙整統計人數。
教育部表示,有關兒童及青少年接種BNT作業,請地方政府與轄區衛生所協調自今年5月25日起逐序推動,考量兒童免疫保護力尚未完整,建議優先推動5至11歲兒童基礎劑接種作業,其後再依量能安排12至17歲青少年追加劑接種。對於尚未接種基礎劑的滿12歲青少年,也可安排併同校園接種,或協調合約醫療院所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