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宥臻/台北報導
瓦斯、菜價漲,但每回公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都甚小,與民眾切身感受差很大!其實,在主計總處的計算權重裡,一個高麗菜的權重和黃金珠寶的權重差不多,一漲一跌間,相互抵消,等於沒漲沒跌,難怪不少民眾對CPI調查數字根本「無感」。
民生物品一直漲,但每回公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都甚小,和民眾感受差很多。(好房News記者 陳韋帆/攝影)
不過,學者認為,問題不在CPI結構,而在薪資16年沒「漲」進。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昨日表示,中國大陸1年薪資平均漲10%,物價就算漲個3%~5%,民眾也不會哇哇叫。台灣薪資不漲,才是民眾痛苦的根源。
主計總處官員昨日指出,CPI的權重是以家庭平均收支比例做參考。但為何黃金的權重會和高麗菜差不多?因為,高麗菜便宜但很常購買,黃金少購買但金額高,所以購買頻率和金額都是參考。因此,耐久財產品如黃金珠寶類,或是一直跌價的3C產品如行動電話,權重都是0.2~0.3左右,若跌價就能抵銷權重0.3的高麗菜的漲幅。即便蔬菜、瓦斯在漲,只要權重差不多的品項跌,就能相互抵消。
這也是為何物價漲幅讓小老百姓感受失準。不過,孫明德認為,台灣人薪資倒退16年,物價只要漲一點點,民眾就會心如刀割,尤其平時常購買的物品漲價,感受性會更高。孫明德說,薪資牽涉的問題更全面,產業結構的調整比物價權重的調整更重要。如何讓民眾荷包滿滿,才是應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