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謝進盛/台南報導
北台南家扶中心位於民治市政中心的家扶愛心小舖,因不堪持續虧損,今年底租約到期不再續約,今最後一天營業,下午家扶人員陸續收拾鍋具熄燈,結束13年駐點,未來也將轉型朝網路行銷發展,希望持續嘉惠弱勢者。
家扶愛心小舗在南縣市合併前成立;2008年6月在當時縣府1樓挪出約5坪大空間,由家扶扶助媽媽準備早餐、中餐、飲品,提供給縣府員工和洽公民眾選購,為單親媽媽找生計;許多縣府員工和洽公民眾支持,全盛時愛心小棧每年還由營收提撥15萬元,做為家扶孩子們助學金。
南縣、市合併後,許多公務人員轉往市區永華市政中心任職,民治中心人員驟減,家扶小舗業績也大量流失,近來外送平台竄起,業績更雪上加霜,平均每天收入不到5000元上下,不到全盛時期一半,因每季虧損拉高7至10萬元,評估後租約年底到期後不再續租。
北台南家扶中心今最後一天營業,許多市府員工還特地來消費,當初一手創立愛心小棧的家扶基金會副執行長周明泉與北台南家扶中心主任莊淑惠、社工督導吳宜菁及小棧廚工祈媽媽忙著收拾小棧內一些鍋碗,順勢將張貼的招牌取下;周明泉、莊淑惠、吳宜菁3人還向祈媽媽鞠躬、拱手表達感謝這些年來辛苦付出。
「美好一仗已打過。」周明泉談及當前創立點滴笑說,經常清晨去菜市場,一些攤商還會主動 送菜指名要給小舗,迄今想想,心仍是暖暖的。
莊淑惠也說,感謝周明泉當初設立愛心小舖,迄今已幫助過27名家扶媽媽,也有人自行創業成功,未來也會持續推動家長培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