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江婉儀/新北報導
台北第一殯儀館12日舉辦拆除祈福暨圓滿感恩灑淨法會,而新北板橋殯儀館是要搬遷還是拆除重建,至今尚未定案。里長指出,在地受噪音所苦近40年,已被迫成為殯葬特區,應盡快改建才能解決;民代建議可把隔壁停車場立體化,完工後直接轉移;新北殯葬處表示,持續與地方溝通取得共識。
「板橋殯儀館要移走很困難。」板橋新海里長宋靜庭認為,板殯的殯葬量能不足,導致很多業者直接進駐新海路、長江路,連430、431巷都深入,包含會館、棺材店,法會禮廳已與住宅區融為一體,這兩條路的路幅本身就很小,對居民的心理壓力很大;送葬隊伍甚至直接經過403巷的住宅區,「新海里已有一大半的區域都跟殯葬業者有關係」,已經被迫成為殯葬特區。
宋靜庭表示,殯葬問題困擾在地近40年,許多居民都深受噪音所苦,導致身心重創,甚至有幻聽幻覺,時常需要去看身心科。連隔壁的德翠里都被影響,原本業者只觸及到板殯停車場,但殯葬量能不足及品質不佳,導致業者逐漸往外蔓延。
宋靜庭指出,市府若無能力將板殯遷移至他處安置,應該要原地重建或改建,提升環境品質、隔音效果和交通環境,很多鄰近板殯的會館都已做了最好的示範。板殯重建後會增加量能,輔導業者進入館內,再將周邊住宅區設置為管制區,讓安葬和安居得到真正的和解。
新北市議員劉美芳建議,民政局要分階段提撥預算,板殯既然不能停止營運,可以把隔壁的停車場空間,以立體化方式,建設有現代感的生命園區,就可提供禮廳及地下停車場等相關需求,這樣的好處是,施工期間板殯依舊可以使用,新空間蓋好後直接無痛轉移,又可解決噪音及重新規畫業者路線。
殯葬處表示,殯儀館選址或改建須通盤考量當地民情及各項因素,目前已先針對殯儀館進行設施改善,包含汰換現有門窗、新設牌位區,強化照明,並重新規畫停車場動線。
針對地方提出原地重建及立體化想法,殯葬處表示,日前有透過行動治理等會議聽取地方聲音,持續改善板殯環境、噪音等問題,未來也會持續與地方溝通,希望取得共識以滿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