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戴瑞瑤、呂欣芷/台北報導
國銀房貸滿水位近月出現緩解趨勢,在國銀積極調配放款資源與存款增加下,開始釋出一點空間。據金管會最新數據,1月銀行法72之2的不動產放款比率為26.44%,與去年12月持平,27%以上的銀行家數連兩月下降,去年11月15家、12月降至13家,今年1月僅剩11家,顯示整體國銀的不動產放款比率出現下滑空間。
新青安貸款帶動自助剛性需求,去年多家國銀房貸出現「滿水位」現象,部分國銀依銀行法72條之2計算的不動產放款比率,已接近銀行內部預警值上限,導致下半年民眾到銀行辦理房貸常遇到利率上升、貸款成數下降,或甚至需要排隊等待較長時間。金管會緊急呼籲將不動產貸款資源轉向,從土建融轉到一般民生貸款,並以自住首購族、新青安貸款為優先,今年「滿水位」現象開始緩解。金管會統計1月平均26.44%,比去年11月下降0.26個百分點,創七個月新低。

個別國銀不動產放款比率也出現鬆動,27%以上家數1月降到11家;去年12月還有1家在29%以上,今年1月降到零家;28%~29%家數去年11月5家,去年12月剩1家,1月因星展銀行從29%下降而變成3家;27%~28%家數大幅減少,去年12月11家,今年1月僅剩8家。
據公股銀統計,去年房貸餘額成長較多的縣市主要為桃園市及台中市,評估應與建商推案量有關,預期今年房貸成長區域仍會以都會區為主。土銀統計,去年房貸承作量前三名為台中市、高雄市及桃園市;合庫銀截至去年底房貸餘額成長前三名分別為新北市、台中市及桃園市,成長幅度皆逾12%。
原文出處 【不動產放款鬆動 27%家數連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