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李玲玲/綜合報導
「離過三次婚,在紐約身無分文的57歲失意作家,在過世的父親手裡繼承了一棟位在法國巴黎瑪黑區的房產,正當計劃著要把賣房錢當作自己重新開始生活時,卻發現該棟房產竟然住著『終身房客』,因為依照法國的規定,他必須等到該房客過世後才能完全擁有那棟公寓,並且在這之前每月得支付2400歐元的『買房金』,直到房客過世...」
法國老年人口日益增加,也讓養老房產買賣交易增加。(好房News記者李玲玲/攝影)
這是電影《巴黎窈窕淑女》的故事情節,反映了法國房地產交易中另類的「終身年金制房產買賣交易」方式,儘管該作法是從歐洲中古世紀時期就開始,但在面對法國社會老齡化日益嚴重,老人經濟困頓的雙重壓力下,政府養老金又不斷打折,也迫使法國退休老人「以房養老」的需求上漲。
根據大陸華東政法大學中美老齡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薑影在2014年發表的報告指出,在法國民間運行已久的終身年金制房產買賣交易,是讓買主可以用便宜的價格買房,通常房價會隨著賣方年齡而增加,像是60歲賣方所出售的房屋頭款價格,通常為房屋市價的50%,賣主年齡每增加10歲,就會再增加10%。
之後,再把房價分為頭款及月付額,頭款一般為房屋總價的0到30%,同樣地賣方年齡越大,頭款比例也就越高,剩下的就依照賣方壽命預期來分配月支付額度,一直付到賣方去世,買主才可以收回房產。
「把人壽命的長短作為一場賭博!」這樣的交易帶有投機性,因為只要屋主過世得早,買方就可以用超低價格就取得房屋的所有權,相反地若賣方長壽,買方就得支付比原本計畫還要多的月付款。
這樣的買賣方式有利也有弊,好處是對老人來說,生活可以獲得更多流動資金,又不需要搬離居住已久的房屋和環境。但也因為這樣的交易帶有賭博意味,先前就傳出有買方為了想要早日取得房產,而故意害死賣方。
隨著法國百歲老人每年不斷地增加,這類房產交易以3500到5000戶的數量每年在增加,顯示越來越多退休老人願意將房子以終身年金的房市出售,但相反地,買方市場卻變得冷淡。
因為根據統計,法國這類房子買賣的供應量是需求量的三倍多,成交時間也多在18到36個月,原因就出在人口壽命不斷延長的情況下,買方得承擔長期支付的能力,因此阻礙了這類養老房產的市場發展。
因此,法國政府近年來就討論設立仲介型支付終身年金購房計畫,設立一筆基金用來購買老人以終身年金方式出售的房子,並讓投資機構出資,找來管理公司負責基金的具體管理與運作,將投資風險降低,減弱傳統交易模式的賭博性,也對投資者更加有吸引力。
年輕人啃老,老年人啃老本?(好房News記者 陳韋帆/攝影)
相較於台灣的以房養老政策,由於近年來人民對政府觀感不佳,導致從開辦初期,申請數始終掛零。加上近日又有調查顯示,台灣「養兒防老」觀念正在崩解,老人工作收入占生活開支逐年攀升,有逾四成收入是用在「養自己」,對於老人生活消費來源,根據主計總處調查,有高達72.98%的中老年人決定要「自謀生路」。
中央研究院經濟所副研究員董安琪接受媒體採訪時就呼籲年輕人,不要想靠政府、子女,為了自己的未來做好準備,「老本就要多存一點!」